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272
颗粒名称: 序二
分类号: K291
页数: 2
关键词: 地方志 南城县

内容

序二 曹二俚
  经过各方面几年的努力,《南城县志》即将出版,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南城县志》是南城人民的一面宝鉴,借助它可以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借此机会,向为编写《南城县志》付出辛劳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南城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武岗山发现的石斧、石锛等磨制石器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南城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为江西建置最早的十八县之一。南城山河秀丽。位于县城西南十里构麻姑山,秀出东南。此山兼有“洞天”、“福地’’之胜,风景优美,许多名胜古迹点缀其间。盱江两岸,武岗山、从姑山、赤面石群峰竞秀,构成一幅奇丽的画卷!南城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唐宋以来,曾产生过思想家李觏、罗汝芳,政治家程矩夫、戏剧家郑之文、文学家张升、女诗人景翩翩等名人,近代更涌现出罗英、黄强等一批著名学者。南城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南宋时,南城人民进行过抗金斗争。明代,邓茂七领导的福建农民起义,威震八.闽。清代,太平军在建昌转战十载。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先后来过南城,指导革命斗争。
  南城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为赣东的鱼米之乡。然而,在解放前,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强取豪夺,特别是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却是满目疮痍,衰微破败。尤其是在民国31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南城,一把大火,将有千百年历史的建昌古城焚为一片废墟,令人切齿寒心。
  新中国建立后,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勤劳智慧的南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其间,虽然经历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曲折,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贯彻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全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历史揭示了一条真谛: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有南城人民的今天。
  当前,南城人民正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和全国人民一道,在进军“四化”的道路上,继续谱写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 ,让可爱的家乡南城变得更加可爱。
  1987年9月16日注:曹二俚,1977年4月至1987年7月任中共南城县委书记,现任抚州地区行署副专员。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