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270
颗粒名称: 目录
分类号: K291
页数: 8
页码: Ⅰ-Ⅷ
关键词: 地方志 南城县

内容

县图
   照片
   序言一………(1)
   序言二………………(3)
   序言三……………(5)
   序言四……………(6)
   凡例…………(7)
   概述…………(8)
   大事记…………(13)
   卷一 建置区划
   第一章 县域……………(38)
   第二章 建置沿革……………(38)
   第三章 行政区划……………(41)
   第一节 宋、元、明、清时期………(41)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4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45)
   卷二 县城、乡镇概况…………(54)
   [县城-建昌镇、岳口乡、万坊乡、麻姑山乡、株良乡、睦安乡、里塔乡、新丰街乡、上唐镇、包坊乡、天井源乡、洪门镇(附古镇硝石)、龙湖乡、严和乡、浔溪乡、沙洲乡、徐家乡]
   卷三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质地貌……………(68)
   第一节 地质………………(68)
   第二节 地貌……………(70)
   第二章 山川…………(71)
   第一节 山丘……………(71)
   第二节 河流……………(72)
   第三节 水文………………(73)
   第三章 气候…………(75)
   第四章 自然资源………………(78)
   第一节 土地资源…………(78)
   第二节 气候条件…………(79)
   第三节 水力资源…………(80)
   第四节 动物资源…………(81)
   第五节 植物资源…………(82)
   第六节 矿产资源…………(83)
   第五章 自然灾害………………(85)
   第一节 灾害性天气………………(85)
   第二节 山崩、地震………………(89)
   第三节 虫害………………(89)
   第六章 环境保护………………(90)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90)
   第二节 环境保护工作……………(91)
   卷四 政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南城县地方组织…………(92)
   第一节 建国前中共南城地方组织…………(92)
   第二节 中共南城县委员会………(95)
   第三节 基层党的组织……………(96)
   第四节 党员代表大会……………(97)
   第五节 党的组织建设…………(10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南城县地方组织………(103)
   卷五 地方权力机关
   第一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04)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105)
   卷六 地方行政机构
   第一章 县级行政机构沿革…………(107)
   第一节 县公署……………(107)
   第二节 县政府…………(107)
   第三节 建国前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109)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110)
   第二章 区、乡行政机构………………(112)
   第一节 区署、乡(镇)公所、保甲制…………(112)
   第二节 建国后区、乡(社)级机构…………(113)
   卷七 地方议政机构
   第一章 县参议会……………(114)
   第二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城县委员会…………………(114)
   第一节 历届历次重要会议…………(114)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重要活动纪略………(115)
   卷八 治安司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治安、司法………(117)
   第一节 治安机构…………(117)
   第二节 社会治安…………(117)
   第三节 司法……………(118)
   第二章 建国后的治安、司法…………(118)
   第一节 治安……………(118)
   第二节 检察……………(121)
   第三节 审判……………(122)
   第四节 司法行政………(123)
   卷九 社会团体
   第一章 人民团体……………(125)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125)
   第二节 建国后各人民团体………(125)
   第三节 国际友好团体…………(130)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团体、帮派………(131)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南城分团部……………(131)
   第二节 地方派系和帮会组织………(131)
   第三节 其它团体………(132)
   卷十 民政
   第一章 选举……………(13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选举………(133)
   第二节 建国后的普选…………(133)
   第二章 优抚…………(135)
   第一节 革命老根据地的抚恤…………………(135)
   第二节 拥军优属………………(136)
   第三章 安置…………(136)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136)
   第二节 移民安置………………(137)
   第四章 救济…………(137)
   第一节 社会救济………………(137)
   第二节 赈灾……………(138)
   第三节 其他救济………………(138)
   第五章 社会福利……………(138)
   第六章 地籍整理与土地征用………(139)
   第七章 婚姻登记……………(139)
   第八章 信访…………(140)
   卷十一 劳动人事
   第一章 职工队伍………………(141)
   第二章 机构编制管理………………(142)
   第三章 劳动就业……………(143)
   第一节 待业青年的就业安置…………(143)
   第二节 知识青年的下放与安蹬……………………………(144)
   第四章 劳保福利……………(145)
   第一节 职工养老待遇…………(145)
   第二节 对死亡职工的抚恤……………(145)
   第三节 福利费的提取与使用…………………(146)
   第五章 工资制度……………(146)
   第一节 工资种类………………(146)
   第二节 工资调整………………(147)
   第三节 工资改革………………(147)
   第四节 工资基金计划管理……………(148)
   第五节 粮食与副食品补贴……………(148)
   第六节 奖金与附加工资………(148)
   第六章 退休离休制度………(149)
   卷十二 军事
   第一章 地方武装……………(15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团………(150)
   第二节 建国后的民兵组织…………………(150)
   第三节 地方部队与当地军事机关…………(153)
   第二章 兵役………(154)
   第一节 民国时期………………(15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55)
   第三章 重大兵事记…………(156)
   卷十三 农业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62)
   第一节 旧土地制度……………(162)
   第二节 减租减息………………(163)
   第三节 土地改革………………(164)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及其经营管理…………(164)
   第五节 国营农业………………(168)
   第六节 个体农业………………(168)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结构………………(169)
   第三章 农作物生产………………(171)
   第一节 耕地情况………………(171)
   第二节 农田建设………………(172)
   第三节 农作物…………(173)
   第四章 农具农机…………(182)
   第一节 传统农具和动力………(182)
   第二节 农业机械………………(183)
   第三节 衣机队伍………………(184)
   第四节 农机管理………………(184)
   第五章 农技农艺……………(185)
   第一节 耕作制度………(185)
   第二节 技术推广………(186)
   第六章 林业…………(188)
   第一节 林木生长及分布………(188)
   第二节 营林……………(190)
   第三节 森林保护…………(191)
   第四节 采伐………………(192)
   第七章 畜牧业………(193)
   第一节 家畜……………(193)
   第二节 家禽……………(194)
   第三节 疫病防治………(195)
   第八章 副业…………(196)
   第九章 水产…………(197)
   第一节 水面利甩…………(197)
   第二节 水产资源………(197)
   第三节 养殖……………(198)
   第四节 捕捞……………(200)
   第五节 鱼病防治…………(200)
   第十章 农副土特产……………(201)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效益……………(202)
   第一节 投入与产出……………(202)
   第二节 集体收益分配…………(203)
   第三节 农民家庭收入…………(204)
   第十二章 农业机构及国营农场……(205)
   第一节 农业行政机构…………(205)
   第二节 国营农牧场所…………(205)
   卷十四 水利
   第一章 蓄水工程………………(207)
   第一节 大型水库…………(207)
   第二节 中型水库………(208)
   第三节 小型水库………(209)
   第二章 引水工程……………(210)
   第三章 提水工程……………(210)
   第一节 机械灌溉………(211)
   第二节 电力灌溉…………(211)
   第三节 水轮泵灌溉……………(212)
   第四章 微水灌溉工程………(212)
   第一节 喷灌………………(212)
   第二节 滴灌……………(213)
   第三节 雾灌……………(213)
   第五章 防汛排涝工程………………(213)
   第一节 防洪工程………………(213)
   第二节 排涝工程………………(214)
   卷十五 工业
   第一章 国营工业………………(217)
   第一节 电力工业………………(217)
   第二节 食品工业………………(220)
   第三节 建材工业………………(221)
   第四节 机械工业………………(221)
   第五节 轻化工业…………………(222)
   第六节 采矿业……………(223)
   第二章 县属集体工业………………(224)
   第三章 农村工业……………(229)
   第四章 建筑业…………………(230)
   卷十六 交通运输
   第一章 陆路运输……………(232)
   第一节 驿道………………(232)
   第二节 公路……………(233)
   第三节 桥梁……………(236)
   第四节 渡口……………(240)
   第五节 客货运输………………(241)
   第二章 水上运输……………(243)
   第一节 航道………………(243)
   第二节 码头………………(244)
   第三节 航运………………(244)
   第三章 装卸搬运………………(245)
   卷十七 邮电
   第一章 邮电机构……………(246)
   第二章 邮政…………(247)
   第一节 邮件投递…………(247)
   第二节 邮政汇兑…………(247)
   第三节 报刊发行…………(247)
   第三章 电信………………(248)
   第一节 电报………………(248)
   第二节 电话………………(248)
   第四章 微波通信………………(249)
   卷十八 商业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250)
   第二章 经营网点………………(251)
   第三章 商品购销………………(252)
   第一节 商品购进…………(252)
   第二节 商品销售…………(254)
   第四章 对外贸易………………(255)
   卷十九 粮油购销
   第一章 粮油购销网点…………(256)
   第二章 粮油购销………………(256)
   第一节 粮油征购…………(256)
   第二节 粮油销售………(257)
   第三节 议购议销………(258)
   第三章 仓储调运………………(258)
   第一节 粮油仓储…………(258)
   第二节 粮油调运…………(259)
   卷二十 财税
   第一章 财政…………(260)
   第一节 财政收支………(260)
   第二节 财政管理………(263)
   第二章 税收…………………(264)
   第一节 农业税收………(264)
   第二节 工商税收………(266)
   卷二十一 金融
   第一章 企业与机构…………(270)
   第一节 当铺与钱庄………………(270)
   第二节 银行与保险机构………(270)
   第二章 货币流通与管理……………(271)
   第一节 货币流通………(271)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273)
   第三节 现金管理………(273)
   第三章 放款与信贷…………(274)
   第一节 各种放款………(274)
   第二节 农业贷款…………(274)
   第三节 工商信贷…………(275)
   第四章 存款与储蓄…………………(276)
   第一节 存款………………(276)
   第二节 储蓄………………(276)
   第五章 保险……………(277)
   第六章 基建财务管理…………(278)
   第七章 公债及国库券…………(279)
   第一节 公债………………(279)
   第二节 国库券……………(279)
   卷二十二 综合经济管理
   第一章 计划管理……………………(280)
   第二章 物资管理………………(282)
   第三章 物价管理……………(283)
   第四章 审计………………(287)
   第五章 统计………………(288)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288)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288)
   第二节 市场管理…………(290)
   第三节 合同管理…………(291)
   第四节 商标管理…………(292)
   第五节 广告管理…………(292)
   第六节 打击投机倒把…………(292)
   第七章 计量管理………………(293)
   卷二十三 教育
   第一章 教育行政………………(295)
   第一节 行政机构…………(295)
   第二节 教育团体…………(296)
   第三节 教育经费…………(296)
   第四节 教师队伍…………(297)
   第五节 教育改革…………(298)
   第二章 学校教育………………(299)
   第一节 幼儿教育………(299)
   第二节 小学教育…………(299)
   第三节 中学教育…………(300)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301)
   第三章 社会教育………………(303)
   第一节 职工业余教育…………(303)
   第二节 农民业余教育…………(303)
   第三节 电视大学…………(304)
   卷二十四 文化
   第一章 机构设施………………(310)
   第一节 机构………………(310)
   第二节 文化设施…………(311)
   第二章 戏剧曲艺……………(312)
   第一节 戏剧……………(312)
   第二节 曲艺………………(312)
   第三章 电影电视录像…………(315)
   第一节 电影………………(315)
   第二节 电视………………(315)
   第三节 录像……………(316)
   第四章 报刊广播…………(316)
   第一节 报刊………………(316)
   第二节 广播……………(317)
   第五章 图书发行………………(317)
   第六章 群众文艺………………(318)
   第一节 文娱活动…………(318)
   第二节 文艺会演…………(318)
   第三节 文艺创作…………(319)
   第七章 民间传说………………(320)
   第八章 民谣谚语………………(325)
   第一节 民间歌谣…………(325)
   第二节 谚语……………(326)
   卷二十五 科学技术
   第一章 科研机构………………(331)
   第二章 科技队伍………………(331)
   第三章 科普活动……………(332)
   第四章 科研成果……………(333)
   第五章 其它科技工作………(334)
   第一节 气象测报………(334)
   第二节 水文测报………(334)
   第三节 人工降雨………(335)
   第四节 地震观察………(335)
   第五节 太阳灶试验……………(335)
   第六节 省柴灶推广……………(335)
   第七节 沼气灶推广……………(336)
   卷二十六 医疗卫生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33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医疗机构……(337)
   第二节 建国后的医疗卫生机构…………(338)
   第二章 防疫保健……………(340)
   第一节 烈性传染病……………(340)
   第二节 地方病的防治…………(341)
   第三节 肿瘤病的普查和治疗…………(341)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342)
   第五节 妇幼保健………………(343)
   第三章 医疗队伍………………(343)
   第一节 中西医药人员状况……………………(343)
   第二节 卫技人员的晋升………(344)
   第三节 卫技人员的培训………(344)
   卷二十七 建昌帮中药业第一章 药业兴衰……………(345)
   第一节 药业的兴起……………(345)
   第二节 药业的成帮……………(345)
   第三节 药业的鼎盛……………(346)
   第四节 药业的衰落……………(347)
   第五节 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的发掘与整理………………(347)
   第二章 经营特色……………(348)
   第一节 药业类型………………(348)
   第二节 等级分工………………(348)
   第三节 帮规戒律………………(349)
   第四节 名医药师………………(349)
   第三章 炮制特色……………(349)
   第一节 工具辅料特色…………(350)
   第二节 饮片性状特色…………(350)
   第三节 炮制工艺特色…………(351)
   第四章 特色饮片制法选……………(351)
   卷二十八 体育
   第一章 体育机构……………(352)
   第二章 运动场地和设施……………(352)
   第三章 群众体育……………(353)
   第四章 体育竞赛……………(353)
   卷二十九 文物胜迹
   第一章 名胜…………(355)
   第一节 麻姑山(附从姑山)………(355)
   第二节 境内其它胜迹…………(358)
   第二章 文物…………(359)
   第一节 古遗址…………(359)
   第二节 古桥梁…………(360)
   第三节 古碑刻、造像……………(361)
   第四节 古建筑…………(362)
   第五节 古墓葬…………(363)
   第六节 革命旧址、纪念物………(364)
   卷三十 社会
   第一章 人口…………(366)
   第一节 户数、人口数……………(366)
   第二节 人口构成………(367)
   第三节 姓氏……………(369)
   第二章 计划生育……………(369)
   第一节 节制生育………(369)
   第二节 优生优育………(370)
   第三章 宗教…………(370)
   第一节 道教……………(370)
   第二节 佛教……………(371)
   第三节 天主教…………(371)
   第四节 耶稣教…………(372)
   第四章 习俗…………(373)
   第一节 婚俗……………(373)
   第二节 节俗……………(374)
   第三节 庆寿……………(375)
   第四节 丧仪……………(375)
   第五节 衣食住行………(375)
   第六节 交往礼仪………(377)
   第七节 迷信禁忌………(377)
   第八节 社会新风………(378)
   第五章 人民生活……………(378)
   第一节 职工生活………(379)
   第二节 农民生活………(379)
   第六章 方言…………(381)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381)
   第二节 语音特点………(382)
   第三节 常用词汇………………(382)
   卷三十一 人物
   第一章 古代人物……………(384)
   第一节 人物传…………(384)
   (危全讽 陈彭年 李觏 邓润甫 吕南公 王无咎 张大经 李浩 包恢 程矩夫 邓茂七 张升 罗圮 罗汝芳 程式 郑之文 徐芳 邓生 曾鼎 曾燠 谢星焕)
   第二节 人物表…………(394)
   第三节 进士名录………(401)
   第二章 现代人物……………(407)
   第一节 人物传…………(407)
   (宁元勋 赵博生 刘凤起 吴辉南 黄科毛 夏细惠 胡开林 梁启贤 危老仔 程希文 李昌明 邓元 谢佩玉 张力之 廖奇 罗英 张秉庭 谢天华 程乃颐 欧阳祖经 黄强 程希孟 陈文松 潘震亚 朱应生 曾光明 吴士栋)
   第二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426)
   卷三十二 艺文文献
   第一章 艺文选辑……………(443)
   第二章 著述目录……………(480)
   第三章 旧县志序言选辑……………(490)
   县志编纂始末…………(495)
   修志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49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