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108
颗粒名称: 后记
分类号: G256.4
页数: 2
摘要: 正值中、英、西三国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之际,《抚州农业》丛书历经四年的艰辛和努力,终于付梓出版了。手捧书卷,浅闻墨香,我们如释重负,感慨万千,内心涌现起诸多思绪和期许。《抚州农业》丛书的编纂,恰逢其时,旨在成为投资者的指南、农民的工具书、干部的读本、文人墨客潜心研读的资料书,传承农耕文化,展示传统美食,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忘不了儿时的味道,能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并有所收获。通过《抚州农业》丛书走进抚州、宣传抚州、唱响抚州。《抚州农业》丛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时间跨度长,编纂工作量大。《抚州农业》编纂委员会 2016年9月10日
关键词: 后记 丛书

内容

正值中、英、西三国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之际,《抚州农业》丛书历经四年的艰辛和努力,终于付梓出版了。手捧书卷,浅闻墨香,我们如释重负,感慨万千,内心涌现起诸多思绪和期许。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抚州西汉置县,三国设郡,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立州以来,迄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抚州历来重农劝学,农耕文化发达,自古为农桑富庶之地,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素有“赣抚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近1 00年来,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农业由过去以人力和畜力为主,逐步转向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互联网+”为主的现代农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抚州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鲜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日趋完善,农业在转型升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刀耕火种”和以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耕作方式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解决好“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传承农耕文化是当下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抚州农业》丛书的编纂,恰逢其时,旨在成为投资者的指南、农民的工具书、干部的读本、文人墨客潜心研读的资料书,传承农耕文化,展示传统美食,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忘不了儿时的味道,能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并有所收获。通过《抚州农业》丛书走进抚州、宣传抚州、唱响抚州。
  《抚州农业》丛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时间跨度长,编纂工作量大。从策划到出版,历时四年之久,直接参与人员达300多位,从最初的资源调查、产品收集、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发展,共收集编写了350万字的原始文字资料、近万张图片资料,到现在编纂成包括农业资源与传统、特色农产品、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农耕文化与遗存、农家美食、现代农业探索与实践的《抚州农业》丛书。在整个编纂过程中,我们本着“全面客观,精益求精”的原则,力求做到全面、系统和真实地介绍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抚州农业,并注重整理和挖掘农村谚语、楹联标语、农事民俗、乡土医药、农家美食、传统村落、古建筑等农耕文化遗存和小故事、小资料等,增添丛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使内容更加完整丰满,丛书增加了现代农业展望的内容,详细介绍抚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思路与路径以及在探索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做法。希望《抚州农业》丛书作为一个拓荒者,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从事现代农业研究的学者和有志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者提供有益借鉴。
  《抚州农业》丛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农业部和江西省有关领导及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市委、市政府对本书的编辑出版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县两级人大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资料文献的收集、数据采集、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省、市有关专家先后两次组成专家组,对本丛书进行集体评审,给本丛书编纂工作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和建议。本丛书的出版还得到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以及摄影家协会、摄影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他们无偿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和图片,为本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抚州农业》编辑出版即将成书之时,得到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的高度赞许和勉励,欣然为本丛书作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该丛书跨越时代久远,内容体系庞大,加上我们的编纂水平有限,难免出现一些遗漏、错误和遗憾,在此,敬请广大读者谅解,并批评指正! 《抚州农业》编纂委员会 2016年9月10日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特色农产品》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正当抚州农业快速发展之际,“互联网+”热潮滚滚袭来,为抚州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历史关口,如何使抚州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抚州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是有志于抚州“三农”事业的我俩久久思索的问题。我们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初,长期在政府机关共事,后虽在不同岗位却共同服务“三农”大业。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向,特别是满怀对“三农”工作的激情,让我俩产生了思想碰撞,形成了共识共鸣,决心要为抚州农业发展再出份力,做一件虽然十分艰辛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研典习籍、上下求索,拜访专家、求教农民,最终决定从梳理抚州农业发展史入手,从研究抚州农业对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影响着力,从历史脉络中汲取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华,编纂一套《抚州农业》丛书,以填补抚州历史上至今没有系统介绍抚州农业发展的典籍资料的缺陷和空白,让有志于研究抚州的学者以资借鉴,让有意于抚州发展的投资者有所遵循,让有为于抚州现代农业的从政者汲取营养,并期许成为宣传抚州的窗口、农民致富的工具、传统美食的展台,以此表达我们对抚州的深深眷恋,对抚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