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湖田金浪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11775
颗粒名称: 百里湖田金浪滚
并列题名: 记红旗公社治水夺丰收的事迹
分类号: F329
摘要: 1971年11月28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红旗公社治水夺丰收的事迹。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业 防洪工程

内容

鄱阳湖滨,风展红旗如画。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南昌县红旗人民公社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红旗公社的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干部热烈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打治水仗。夺来了好收成。两年来,他们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达三百六十多万土方,在主要堤段上铺了四十五华里长的护坡,使往日受洪水激流威胁最大的圩堤险段。如今成为抗击洪水的坚固屏障。他们在内湖低洼的主要地段挖成了总长达六十六华里的十五条大型渠道,使十余万亩良田旱涝保收。今年,他们在战胜历史上罕见的水、旱、虫、风灾的连续袭击以后,夺得了农业空前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超过一亿斤,比去年增产二千二百万斤,创造了历史最高增产纪录。全公社十六个大队中,已有九个大队跨了《纲要》,六个大队超千斤。去年,他们向国家交售了四千一百多万斤粮食,今年,他们又将交售给国家四千五百多万斤,集体储备粮食达到一千五百万斤。社员自己还做到了家家有储备,户户有余粮。
   这一派令人欣喜的景象是从哪里来的?红旗公社人民响亮地回答: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靠的是发扬大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做大自然的主人
   红旗公社地处湖滨,四面环水,地势低洼,经常受到外洪内涝的威胁。往年,春耕时节要排涝, “双抢”大忙要防洪,困难确实不少。但是,困难吓不倒英雄的红旗公社人民。他们在毛主席
   “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发挥冲天的革命干劲,战天斗地治洪水,改造沙地夺丰收,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对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红旗公社不断取得革命和生产的新成绩,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得到了兄弟公社的赞扬。在成绩面前,有的人产生了自满情绪。他们认为,公社虽然两年受灾,但每年还是向国家交售了四千多万斤粮食, “我们伸出个大姆指,比别人的胳膊还要粗。”
   是满足于产量多、贡献大,停滞不前,还是把成绩当作新的起点,继续革命,为人类作出新贡献?一个尖说的问题,严肃地摆在公社各级领导成员而前。
   公社党委意识到,满足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是继续革命的绊脚石。于是,他们及时组织各级领导成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深入了开展反骄破满、批修整风,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提高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许多同志都说,那种只看到自己的贡献,忘记了国家的支援,心里只有四千万斤的小数,没有七亿和三十亿的大数,是继续革命觉悟不高的表现。我们一定要树雄心,立壮志,继续革命,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新贡献。
   为革命多作贡献的伟大目标,鼓舞着人们战斗。七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英雄的红旗公社人民干得更欢了。十万余亩青翠欲滴的禾苗,象无边无际的大海,微风吹拂,碧浪连天,一片春意盎然。
   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严峻的考验。一场自然灾害突然袭来了,又变成了红旗公社人民夺取新胜利的“拦路虎”。
   鄱阳湖畔,狂风骤起,乌云翻滚,瓢泼大雨直泻而下。鄱阳湖的水位急遽上涨,赣江的洪峰象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闯出江面。四面环水的红旗公社,突然遭到外洪内涝的袭击,四万余亩早禾,浸在一片茫茫大水中。
   在外洪内涝面前,有的干部经不起自然灾害的考验,感到束手无策,个别人甚至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是做大自然的奴隶,还是树雄心,立壮志,掌握自然规律,抗洪排涝,做大自然的主人?这是一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
   公社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夜深了,会议室里还灯火通明,大家正在激烈地争论着。时钟敲过十二响。公社党委书记胡水浪突然站起来说:“走!到实地去,探水势,定计划。”说完,就领着大家朝江岸走去。
   深夜三点多钟,轮船驶抵受涝严重的玉丰农场。大家登上堤岸,听到了隆隆的抽水机声。看到了广大群众冒雨抗洪排涝的动人战斗场景。群众的干劲,深深地教育了干部,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公社党委书记胡水浪同志意识到:在困难面前,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都行动起来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看领导。他带领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的教导,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分析形势,找出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大寨能治山,我们能治水”的英雄气概和人定胜天、敢打必胜的信心。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江金保坚定地说:“好钢是炼出来的,快刀是磨出来的。越是条件差,越是困难大,越能锤炼人的革命意志。我们就是要在严重的外洪内涝面前,敢斗敢胜,做大自然的主人!”
   公社干部振奋了革命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了。接着,公社党委又召开大队干部和生产队干部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对待矛盾,找出了有利条件,看到了光明前途。在这种情况下,公社党委广泛地集中了群众的意见,确定方案,于是,一场“护堤段,挖渠道,抗洪排涝夺丰收”战斗打响了。
   掌握斗争主动权
   公社党委深刻理解到: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要战胜外洪内涝夺取丰收,关键要有一个很大的干劲,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掌握领导主动权,朝气蓬勃地带领群众去战斗。
   为了彻底制服外洪内涝,公社党委带领着三结合的水利调查小组,走遍了全公社的条条圩堤、座座闸口、道道沟渠。
   一天,天刚蒙蒙亮,公社党委副书记吴三堂就起床了,他推开大门一看,只见哗哗大雨仍在不停地下着。他顾不上吃早饭,急急忙忙披上雨衣,卷起裤腿,冒着倾盆大雨,踏着泥泞溜滑的小路,到各大队和生产队去指挥排涝战斗。这一天,吴三堂跑了八个大队,十五个点,足足跑了八十多里路。摸黑,他赶回公社又和其他领导成员一起共同研究部署第二天的战斗。
   由于公社党委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掌握了领导生产的主动权。
   一次,公社党委根据水利调查小组提出的方案,准备在马屎港的河床挖一条排涝渠。为了广泛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公社党委带领各大队革委会负责人到实地进行勘察研究。并组织受益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广泛讨论这个方案,贫下中农认为,马屎港地势较高,河床也比较深,还是改为灌溉道好。这样,储水量大,灌溉面积广,至于排涝渠道,可以从地势较低处再挖一条。公社党委接受了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发动群众,利用几天的时间挖成二十多华里长的灌溉渠道,用十几天的时间挖成了一条六千多米长的排涝渠道,使七个大队的一万五千多亩良田旱涝保收,当年受益。
   这个公社有大小圩堤长达二百七十华里。每个小圩堤与小圩堤间的地势有高有低。会出现把小碗里的水倒在大碗里,小块面积丰收了,大面积还是受了灾的现象。因而队与队之间也产生一些矛盾。于是,公社党委组织各队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教导,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树立全局观念,团结起来,共同战斗。红旗大队第五生产队发现第二生产队的禾苗受淹,问题比本队的严重,便主动拆下柴油机,搬到二队去,支援排涝战斗。三红大队第八生产队主动采取堵缺关水的办法,浸掉了本队的二十八亩禾田,保证了下面兄弟队一千二百亩禾田免受损失。地势较高的义成圩群众为了不让积水下流,采取堵口围圈的办法。筑起四十三条土围档,集中三十九部柴油机和其它提水工具,将小圩里的水排入湖里,使兄弟队的一万二千亩早禾免遭洪水的威胁。
   在抗洪排涝的日日夜夜里,全公社出动了一万二千余人,五十四台电动机、一百四十五台柴油机,还有大批的民间提水工具一齐投入战斗。整个公社出现一个“万马战犹酣”的生动情景。
   红旗公社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以集体的智慧,顽强的斗志,制服了水涝。两年多来,他们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肃的科学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大寨能治山,我们能治水”的英雄气概,修建了十五条全长达六十六华里的大型渠道,确保全公社五万多亩田旱涝夺丰收。今年早稻产量,比去年增长两成半,晚稻又超过了早稻。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擋住鄱湖千重浪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彻底根治洪水。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红旗公社的人民群众又开始了新的战斗:沿圩堤码护坡,在鄱阳湖滨筑起坚固的石堤。
   码护坡。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公社四面环水。靠周围二百七十华里长的圩堤作屏障。过去,社员群众年年要挑上百万方土修堤补缺。可是,洪水猛涨。几个浪头就把成千上万方土冲塌了。特别是险情严重时,上级要派大批工人来支援,要拨大批物资来抢险,年年都要花掉国家十几万元。群众说: “修不完的堤,抗不尽的洪。拖累了工人,麻烦了国家。”群众迫切要求修建一道洪水冲不垮,大浪摧不塌的坚固石堤。彻底改变跟在洪水后面兜圈子的被动局面。
   在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指引下,一个筑石堤的巨大工程动工了!
   浩翰的鄱阳湖里,白帆齐竞发,百舸争上游。全公社出动了两百多条帆船昼夜兼程,穿梭似地航行在从湖中矶山石场到黄湖圩堤的十五华里湖面上。红旗迎浪舞,号子震云霄,各船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竞赛。采石场上堆积如山的红石,不几天就全被船队运完了。为了争时间,抢进度,埠上大队贫下中农听说岸边水中有些散石,主张下水捞石。有人说: “现在还是穿棉袄的时候,水冷得刺骨,下水捞石吃不消”。贫下中农坚定地回答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再苦再累也乐意。”大家脱下棉袄,一个个下到水里,将散石一块块地打捞上来。这天,埠上大队的船队创造了一日两航次的新纪录。红卫大队社员群众见兄弟船队上去了,心里非常着急,共产党员应套保立即同大家制订赶先进的措施,大家多装快运,一天跑了三个航次,十天就完成了一个月的运石任务,打了一个漂亮仗。
   那时长长的圩堤上,到处呈现一派战天斗地护坡治水的动人景象。“备战、备荒、为人民”“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等高大的标语牌屹立湖滨。毛主席的伟大号召,鼓舞着八千名治水大军英勇战斗。基干民兵肩挑重担,快步如飞;年轻妇女挥舞锹镐,英姿飒爽。许多六十多岁的老贫农和七、八岁的红小兵,也赶到堤上挑土抬石,争着为修建幸福堤贡献力量。在码护坡的战斗日子里,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
   公社革委会常委、共产党员万疤子,从码护坡战斗打响的第一天起,就卷着铺盖来堤上。他同群众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闯在前,干在先。一次,他突然患了重病,领导劝他休息,群众要扶他去医院,他却坚决不肯离开战场。他表示:共产党员要永远站在战斗第一线, “眼下修堤最要紧,我的病等修好堤后再治也不迟。”他还经常忆苦思甜,对大家进行阶级教育。万疤子在旧社会打长工,受剥削,是在黄连汁里泡大的。他对旧社会刻骨仇恨,对毛主席和共产党无比热爱。他常对群众说,回忆旧社会,这里是“水到成汪洋。穷人饿断肠,种三个月的田,逃九个月的荒。拄着讨饭棍,四处去流浪”;对比解放后,这里是“小堤变高挡。沟渠密如网,公社变成鱼米乡,生产生活大变样。”今昔对比激发了斗志,增添了干劲。有时病痛得嘴不下饭,他喝几口糖水,还是坚持不下火线。群众称赞说: “疤子真是铁打的汉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干部以身作则,群众斗志更加昂扬。一天晚上。红旗大队基干民兵正要睡觉休息,共产党员何三矮听到要刮大风的天气预报,立即把大家集合起来,朝着岸边跑去。原来这两天水位涨高了,前些日子卸的红石已浸没在水里。眼看又要起大风,风吹浪打,堤容易塌方。红石很可能要埋在土里,集体的财产就要受到损失。能让红石淹没吗?共青团员刘根印说:“集体的财产决不能受到一丝一毫的损失,”一到岸边,他第一个跳进了水里,民兵们个个象猛虎下山一样,在水里展开了抢救国家财产的激战。经过一夜的激战,他们将本大队的五千多块沉石全部捞上了岸,还把兄弟队的三千多块沉石也打捞起来了。公社党委抓住这件事,在战地大力进行了宣扬。典型是火车头,带动各大队都开展了捞石的战斗,一天工夫全公社二万多块沉石全部码在堤岸上。大风刮来时,集体的财产没有受到一点损失。
   在码护坡的战斗中,社员群众边干边学,摸索出了一套大石打脚、小石填角、块块落实、缝缝挤紧,缝隙长草代替水泥钩缝等进度快、质量高、成本低的码石方法,提前一个月,超额七华里完成了第一护坡工程任务。接着,全公社又组织了万名治水大军出征,二百五十条帆船下水,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又超额完成了第二期护坡工程任务,在鄱阳湖畔筑起了一道长达四十五华里的石堤,比原设计的投资节省了六十多万元。这是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新成果。护坡战斗胜利结束的那天,社员群众端端正正在圩堤上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
   现在,四十五华里长的石岸护坡,已成为抗击洪水的坚固屏障。这两年洪水期间,公社没向上级要人支援,没向国家要一点防洪物资,只派了一个基干民兵连护堤,就战胜了洪水,夺得了农业空前大丰收。广大贫下中农兴奋地说:“毛主席指航向,筑石堤锁龙王;自力更生威力大,湖滨开出大寨花”。
   时代在前进,革命在发展。红旗公社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又投入了紧张的治水改地夺高产的战斗。他们决心沿着毛主席开辟的胜利航向,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乘胜前进。为革命作出新贡献。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机构

红旗公社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