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战斗写新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10996
颗粒名称: 团结战斗写新篇
并列题名: 南昌钢铁厂夺钢战斗中的事迹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71年10月25日,南昌日报刊登了南昌钢铁厂夺钢战斗中的事迹。
关键词: 战斗 团结 贡献

内容

雄心壮志冲云天,团结战斗写新篇。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的指引下,南昌钢铁厂党委带领全厂革命职工,响应毛主席“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掀起了一个夺钢大会战的热潮。今年一月到九月的钢产量,比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五年七年的钢产量的总和还要多七千多吨,比去年全年产量还多一万四千多吨,谱写了一曲抓革命、促生产的胜利凯歌。
  攻关克难齐向前
  马达轰鸣,炉火通红,车间里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夺钢指挥部里灯光明亮,这里正在研究夺钢战斗部署。一年前从工人中选拔的厂党委常委、炼钢分厂党委副书记吴红根,这个敢想、敢闯的年青人,吃在乍间,住在车间,与工人同学习,同商量,同战斗。他虽然眼窝里布满了一道道红丝,仍然聚精会神,一遍又一遍阅读毛主席光辉著作,与炉龄攻关小组工人们一起找矛盾。抓关键,研究提高炉龄的措施。
  要使陈旧的转炉提高炉龄,为革命作出新贡献,关键在那里?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大家纷纷议论:
  “要提高炉龄,根本问题还是在人的路线觉悟。”
  “必须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变四十分钟炼一炉钢为三十分钟炼一炉钢。”
  看到同志们红心似火,斗志昂扬的情景,吴红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回想起自己成长的历史,解放前,还是在他不懂事的时候,父亲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死去了。母亲领着他一个十岁左右的姐姐,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妹妹,替人家缝补浆洗。他经常腰里系一根草绳,和姐姐去拾菜根、菜叶充饥,那时候,真没有穷人的活路啊!……东方红,太阳升,上海解放了。吴红根跳出了苦海,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幸福地成长起来。在大跃进的年代里,他加入了钢铁工人的队伍。现在,党又把他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吴红根越想越激动,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新贡献,一定要敢想敢干敢闯,突破万吨关!”
  吴红根和党委成员,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批判。大字报如阵阵排炮,射向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所宣扬的“爬行主义”、“洋奴哲学”、“群众落后论”等黑货,狠批了他们所散布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广大炼钢工人的路线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大家团结一致,掀起了夺钢战斗的热潮。
  在提高炉龄中,广大工人提出了高温高拉炭的炼钢方法,即在钢水吹炼前适当的温度时,立即出钢。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工时,提高产量。但是,高温高拉炭困难大,要求高,稍有疏忽,就会使钢水变成一堆废品。如果按照原来拉后吹,加炭粉的办法,虽然保险,但浪费了时间、人力和原料。
  明知革命征途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吴红根与工人一起投入了采取新工艺的战斗。炼钢分厂二连一排炉前班长李宝富,抢挑重担冲上前,争着看火。火花溅在脸上、身上,这一切,他全然不顾,准确掌握出钢温度;摇炉工人手按摇柄,上下起落,分秒不停。何止一次,炉身摇到正面,钢水四溅,有的眉毛烧着了,有的手上烫起火泡,仍然坚守阵地,不后退半分。老李象一位边防战士,巍然屹立,手持看火镜,眼睛紧盯着火焰的变化,有的同志几次要换他,他不肯。仍然手持看火镜,满脸汗水直淌,也顾不上擦一把……
  转炉的工人们,身在钢厂志在全球,胸怀对毛主席的赤胆红心,战高温,斗烈焰,进行高温高拉炭快炼操作。终于实现了高产、优质、高炉龄、低消耗。
  丹心映红钢水流
  出钢了!车间里响起阵阵清脆的出钢声,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吊车隆隆,奔跑不息。注锭工人显得更加紧张、繁忙。电炉钢水放在平台上,转炉的钢水也吊过来了,一包包通红的钢水,就要在刹那间浇铸。工人出身的三连指导员吴元派和连长徐群生,象钢塑一样,站在红钢林立,热浪炙人的铸钢场上沉着、机智地指挥着。注锭工人为了夺钢,发扬了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抢着上,争着干,前后不到五分钟就把电炉钢水浇好,接着又把行车对准了转炉钢包……。就这样,贏得了时间,仅用一部行车吊包,使电炉、转炉同时出钢,打破了过去的常规。
  鼓风机在呼呼叫,炉火在熊熊燃烧。一炉炉钢水飞溅着耀眼的火花,映红了工人们的笑脸。工人们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进行战斗。炉前工张忠湖冒着高温,顶着飞腾的烈焰,跳进空铁水包,迅速挂好铁钩,送到一号转炉。两天前,老张正发高烧,可是,这个比钢铁还硬的人,却把医生开的病假条,悄悄地装进了口袋,领导发现了,再三劝他:“老张,回去休息吧!”他说:“时间就是钢,我决不能离开战斗岗位。”他就是这样硬顶下来了。清渣工人为了钢,确深三炉两吹的顺利进行,共产党员、清渣班长万祥龙带领全班工人冒着高温灼烤下炉坑;清渣工人为了钢,放眼世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身不离炉坑,手不离铁锹,为革命清好渣,战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炼钢电炉绽开了千万朵耀眼的钢花,炉台上翻卷着瞬息万变的烈焰。炉前工人正在挥钎舞锹,紧张地战斗着。一连三排的工人时时这样想:建设祖国需要钢,打击帝、修、反需要钢,为了钢豁出命也要干!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霎时,电炉水箱漏水,直往下淌,电炉里沸腾的钢水在咆哮,遇到水就会引起爆炸,用行车吊备用的水箱,时间不容等候。在这关键时刻。共产党员、三排排长郭修起带领一号炉的工人,迎着熊熊炉火的炙烤,口里默念着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教导,奋不顾身,抬着水箱冲上去,及时把水箱换好,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
  每一炉钢水,每一只钢锭,都凝集着炼钢工人对毛主席无限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每一次胜利都是毛泽东思想指挥他们战斗的成果。
  团结战斗夺胜利
  夺钢的战鼓越擂越响,炉火越烧越旺。在夺钢战斗的热潮中,南钢工人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打响了兴建四号转炉的战斗。在炼钢工人夺钢会战的革命精神鼓舞下,基建队二连的工人主动请战,接受了金属结构和机械设备安装的任务。二连铆一班班长、共产党员王志强豪迈地说:“为了四号转炉早日投产,为革命多炼钢,再苦再累心也甘!”一班主动接受了制做十块水箱板的任务。经过通宵达旦的苦战,提前完成了任务。一次,需要及时把七日公斤重的半园形铁板抬上卷管机,当时又没有起重工人,王志强和工人一起用手抬运,中途失去支撑的能力,眼看着一场严重事故就要发生,老王以共产党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为了保护其他工人生命的安全,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钻进铁板底下用背顶起来,终于把铁板安全送上了卷管机。参加四号转炉战斗的革命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打破洋框框,走自已工业发展的道路,自己设计、安装,由过去需要三个月工期才能建成,现在只用了三十五天工期建成胜利投产。转炉日夜飞旋不息,炼出了一炉又一炉优质钢。
  天红地红人更红,十里钢厂一派朝气蓬勃。南昌钢铁厂在夺钢战斗中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现在,毛主席“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的伟大号召,激励着钢铁工人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南钢通讯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吴红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钢通讯组
责任者
南昌钢铁厂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