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积极因素 变被动为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10660
颗粒名称: 调动积极因素 变被动为主动
并列题名: 南昌制材缝纫机厂领导班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紧紧依靠羣众,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掀起抓革命促生产新高潮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10月12日,南昌日报刊登一篇在深入开展增产节约群众运动中,南昌制材缝纫机厂党委成员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狠抓主要矛盾,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关键词: 增产节约 革命 生产

内容

在深入开展增产节约群众运动中,南昌制材缝纫机厂党委成员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狠抓主要矛盾,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前段时间,这个厂在生产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对完成全年的生产计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党委的个别成员产生了畏难情绪,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安于一个“等”字,工作非常被动。广大工人心里很着急,尖锐地批评说:“制材厂何去何从,领导不能无动于衷。”
  群众的尖锐批评,触动了党委成员。他们在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伟大教导,认真斗私批修,进一步认识到,前一段时间只看物质,不看精神,看不到人的积极因素,安于一个“等”字,因而处于被动。通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党委成员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决心紧紧依靠群众,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认识提高后,厂党委成员和组室干部,当即组织了三个调查学习小组,深入到车间、班组,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武装群众,发动群众,大讲“人的因素第一”的观点,大讲完成今年生产计划对于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支援世界革命,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重大意义,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革命职工的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性。二连职工人人动手,大搞清产核资,单清出螺丝、铰链等小五金,就价值五万余元,还有木材、电动机、工具等各种物资,有力地推动了全厂清产核资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个厂的四连是生产栲胶的。由于厂房设备陈旧,必须进行检修。如果按老规矩办事,不仅要用几十个立方米的木材,而且要耽误半年的时间。党委成员到这个连来蹲点,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到了工人们许多新的解决办法。于是,他们就到这个车间里来召开党委会议,虚心听取工人们的意见,决定采用工人们提出的新办法进行检修,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缩短了时间。由于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生产上的被动局面很快地变成了主动局面。
  这个厂党委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上第一线”:(一)政治工作做到第一线。政治工作人员全部深入到车间、班组,狠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这个根本。建立和整顿各连的宣传小组,使班组都有宣传员,出黑板报、墙报、大批判专栏,及时地总结先进经验,表扬好人好事;(二)领导深入到第一线。党委除留两名成员主持面上工作外,其余全部下到车间、班组,一边劳动一边指挥战斗;(三)生产调度到第一线。生产调度人员深入车间、班组,及时解决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生产任务。这样既减少了层次,又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四)生活服务到第一线。食堂广泛征求工人们的意见,改进伙食管理,把菜、饭送到车间,医务人员深入到车间巡诊治病。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成丰满的经济之果”。从八月份以来,这个厂生产纪录不断刷新,工业总产值八月比七月增长十一倍,九月比八月又有显著增长,成本也不断下降,形势越来越好。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