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家史育新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10516
颗粒名称: 翻开家史育新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10月6日南昌报登载了喻立新下放后教书育人的事迹。
关键词: 南昌报 喻立新 育新人

内容

在小煤油灯下,喻立新翻开了熊典才的作文: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书写得非常工整而又醒目的题目:《两个童年》,老喻一口气读下去,最后作文以两句意味深长的话结束全文:“爸爸的童年在苦海里度过,我是在甜水里过着我的幸福童年。我要永远不忘阶级苦,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完了作文,老喻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他不由得想起了往事。
  喻立新是个下放到农村劳动锻炼的教师,因为工作需要,他被派到象山农中兼任教学工作。当初下放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到,下放一年后又拿起了粉笔,重新走上了讲台。虽然来到了农中,但是他并没有干一辈子教育工作的打算。后来在管理学校的贫下中农的教育下,他带着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的伟大教导,他的思想才从“教师倒霉论”、“教师难当论”的余毒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在教育革命中。越干越起劲,越干越欢了!他为孩子们的成长感到欢欣鼓舞。
  熊典才,过去很顽皮,学习成绩不好。这个学期喻立新教这个班,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熊典才转变过来”。
  育苗要育根,帮人先帮心。帮心从哪里着手?这天晚上,喻立新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熊典才是一个老贫农的儿子,下篇作文是写家史,这不是可以从帮助他把家史写好入手,来激发他为革命而学习的思想吗?
  第二天下午,喻立新来到熊典才家里,向他父母说明了来意,熊典才的父亲便怀着痛苦而又愤恨的心情诉说起他家的血泪斑斑的苦难史:熊典才的父亲八岁起就给地主打长工。吃的是猪狗食,住的是牛马棚。有时地主的狗崽子还要强迫他当马,骑着他去上学。一字一滴血,一声一串泪。听了血泪的控诉,老喻心中悲愤难平。熊典才也把小拳握得紧紧的。讲到最后,老贫农这样告诫他的儿子:“在旧社会,穷人做梦都想不到读书,只有做牛做马做睁眼瞎。今天,你有书不好好读,怎对得起毛主席,将来又怎样干革命啊!”
  这是三天前的事。从熊典才的转变中,喻立新更加加强了要育好革命新苗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新建县象山农中通讯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喻立新
相关人物
熊典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