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勇闯十八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10141
颗粒名称:
勇闯十八滩
并列题名:
(报告文学)
分类号:
G210
摘要:
老驾驶员谢金福和全体船员勇闯十八滩的英勇事迹。
关键词:
勇闯十八滩
革命
文学
内容
车向前
上级下达了一个紧急任务,要尽快把一批战备油运到赣南某地。
这时,正是赣江枯水季节,但是江边码头却船只云集,机帆列队,搬运工人们正忙碌着装卸货物,码头上呈现出一派紧张繁忙的跃进景象。即将起航的三号拖轮和两条百吨油驳船停泊在八号码头。老驾驶员谢金福和全体船员共同提出要在枯水季节勇闯十八滩的革命倡议批准后,这天中午,谢金福正在船舱里向航运队党支部写决心书。忽然间,厚重的水密门拉开了,老谢一看。是队党支部委员、排长陈双林,身后还有几个老船员。陈双林笑着问:“怎么样,作好闯十八滩的思想准备了吗?”一个老船员也有意地激了一句:“老谢,咱们都是三十多年的老船员了,都知道十八滩的险要,这次闯滩不比以前啊!”
是啊,千里赣江上的每个船工,谁不知道有名的险道十八滩呢!在那总长一百多里的滩路上,暗礁林立,水流曲急,真是一滩比一滩险。老民谣说:“下十八滩,上十八滩,滩滩鬼门关,十船上去九船翻。”特别是武术滩、往前渡和天柱滩三个滩,是最难过的航道。解放前,这些地方不知翻过多少船!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疏整航道,但是因为滩长礁多,至今仍然是危险航道。去年春天,在航运队党支部领导下,谢金福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打破了过去走十八滩只能用八十匹马力的拖轮和五十吨以下的驳船的老常规,在赣江上第一次以一百三十五匹马力的拖轮和两条各载重一百二十吨的油驳船闯过了十八滩。然而。那是在洪水季节啊,这次要在枯水季节闯十八滩,开一百多匹马力的拖轮和两条百吨油驳船,困难确实不小啊!但是老谢认为:只要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什么样的险滩都是能闯过去的。他无比坚决地说:“我已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战备,闯十八滩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将它踏平!”
说到这里,谢金福
“刷”地拉开窗帘,看着江面金光闪闪的毛主席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语录牌,激动地说:“为了落实毛主席的指示,搞好战备,不管千难万险,我们定要闯过去,那怕粉身碎骨也无所畏惧。只要帝国主义存在一天,我们的决心就一刻也不动摇!”陈双林听了老谢的话。万分高兴,笑着说:
“说得好!咱们船员就要有这股志气!我们应当时刻绷紧战备的弦,不忘阶级苦,牢记民族恨,建成一条战争中炸不断、轰不烂的‘水上铁路’!”老谢一把握住陈双林的手,深情地说:“老陈,你是了解我的!”
的确,陈双林对谢金福是十分了解的。解放前,老谢在美帝国主义和反动资本家合办的“英机轮船公司”当船员,受尽了剥削压迫。有一次,资本家为了赚钱,逼着工人开一条又破又旧的外国货轮过十八滩。那时十八滩从不整修,又没有航标,人少,货重,老谢他们又从来没有过十八滩,就在这一次,这条货轮被撞翻在往前渡滩头。船员们死的死,,伤的伤,然而,美帝国主义者和资本家还勾结国民党官府,要船员们“赔偿损失”。这一笔笔阶级仇,民族恨,老谢一直铭刻在心中。现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又在世界各地发动侵略战争,谢金福是把深仇大恨化为巨大力量进行工作的。陈双林请谢金福向大家诉说了过去的这些历史。老船员们含着悲愤的眼泪说:“我们每个工人,都有一本血泪账啊!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我们同老谢一起去闯十八滩,搞好这次战备运油!”陈双林看到这个情景,受到很大鼓舞,他大声地说:“好!我代表党支部大力支持你们。支部决定我也同你们—起去闯十八滩,我担任轮机间的工作!”老谢紧紧握住老陈的手问:“老陈,什么时候开船?越快越好啊!”陈双林庄严宣布:“明天清早!”
万顷波涛脚下踩,乘风破浪向前进。三号拖轮拖着两条百吨油驳船起航后,很快驶过雄伟的樟树大桥,沿着桔林如海的三湖镇,经过山城峡江和吉安市,第三天傍晚到达了万安港口。“过了万安县,进了十八滩。”闯十八滩的战斗就要打响了!在万安港停泊之夜,谢金福和全体老工人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检修了拖轮和整个船队,作好了闯十八滩的战前准备。迎着朝阳,冲破汹涌澎湃的江水,绕过嶙峋的礁石,船队又起程了。谢金福精神抖擞站在船台上,全神贯注掌握着方向盘。一个个险滩在他的“铃铃铃”车钟号令声中渡过了。冲破了激浪的油船,高昂地拉响了汽笛!
油船来到了十八滩最险要的往前渡。这个滩听听名字就知道:行船时,只能往前开,不能往后退。它的航道特别狭窄,宽的地方只有十米,窄的地方仅有八米。而每条油船宽达七米,长达三十三米。这里航线又曲曲折折,水流十分湍急。从滩上到滩下总长才一百多米,而上下水头相差竟达两米多。水深的地方有几丈,浅的地方却只有三尺多,而油船吃水至少三尺。这就是说,只有几寸水深的回旋余地,搞不好就会撞到水底礁石;而油船只要漏一个小洞,一百多吨石油就报销到江水中去了,将给国家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到达这个滩头,谢金福、陈双林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在战略上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的教导,在渡滩前,他们和群众商量,采取“绑拖轮队”方式。将拖船和驳船用钢丝绳紧紧绑在一起,让拖轮在后顶,驳船在前冲。谢金福站在船台上从滩下向上望去,滔滔的怒浪,汹涌直下,仿佛自天而来。水中左红右白的竹竿棒形航标和三角浮标,布满了航道两边林立突兀的礁石堆,好象千百个惊叹号,都在呼喊着“危险!”“注意!”但是,老谢并没有被炸雷般的浪涛和竹林般的航标搞得眼花缭乱,他想:“闯”字当头,胆大心细,就是胜利!
油船迎着急流。朝着“竹林”深处开去。一阵强大的滩水,压着船头而来。老谢忙把车钟摇到最高速,开足了马力,航道两边的礁石,几乎靠着船舷,用手也可以摸到。五米,十米,十五米,油轮一步步地开上去了。一拐弯,就进入了仅有八米宽的最狭窄的航道,江水象箭一样飞流。一块名叫“门坎石”的险恶的礁石,突露在水面上,拦在航道左侧。这里,就是过去经常翻船的“鬼门关”。谢金福不怕艰险,驾着拖轮笔直地向“门坎石”旁开去。但是,突然,一阵巨大有力的滩流顶着油轮的去路,在这里一下子开不动了!老谢一看车钟,已摇到最高转速每分钟七百五十转,再也高不上去了!眼看着,油船一寸,两寸,五寸,一步步地在后退,可是,在这里,后退就要立即碰礁,后退就会造成事故,给国家造成损失啊!
就在这一时刻,谢金福感到头有些发晕,双腿站不住,就在这一时刻,他的耳际好象听见越南的炮火声,好象听见亚非拉的战鼓声,他的发亮的眼睛,好象看见国防建设在等待着战备油船的到达,他感到胸头火辣辣的一股热流升上来!他挺身站住了。和陈双林几乎是同时把工作交给副手,同时飞步跨上甲扳,大声地坚决地发出了号召:“同志们,党和毛主席考验我们的时刻来到了!撑篙!”
对!撑篙!船员们跑向左右舷,从篙架上拿起竹篙。可是,滩流十分湍急,竹篙撑不进水,一撑下去就冲开了。谢金福咬紧嘴唇,使劲一下子就撑进水中,用右肩胛狠狠地顶住篙头。篙子在急流中乱动,篙头也在胸前抖动,他的肩胛在钻心地发痛啊!但是,竹篙一定要压住!这时,船员们几乎把上半身都贴到甲板上,艰难地撑着竹篙,一寸寸地让油船向前挪动,陈双林的双手被竹篙磨出了鲜血,仍然高声地鼓励大家:“同志们,加油啊!”“加油!”船员们在回应。一声声激越嘹亮的呼喊,盖过了往前渡如雷鸣般的涛声。油船就在怒涛中奋勇前进,闯过了险恶的“们坎石”,绕过了凶猛的“抅门石”,经过三小时的激战,油船终于闯过了往前渡!
站在船台向前看,江流滚滚接蓝天。陈双林和谢金福并肩站在船台上,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但是他们知道:十八滩的航程,闯过往前渡,才仅仅走完一半。看,上十八滩中水流瑞急,礁石奇特,航标林立的天柱滩又遥遥在望了。可是又有什么了不起!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船员面前,没有闯不过去的激流险滩!在新的战斗面前,全体船员更加坚定地表示:在毛泽东思想开辟的革命航道上,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不断前进!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车向前
责任者
谢金福
相关人物
陈双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