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十九中组织师生深入工厂农村以社会为课堂上好文化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9321
颗粒名称: 南昌十九中组织师生深入工厂农村以社会为课堂上好文化课
分类号: G529
摘要: 1971年5月间南昌十九中组织了一百八十多名师生深入农村、工厂,到三大革命实践中去上社会主义文化课,深入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关键词: 无产阶级 教育 革命

内容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光辉指引下,南昌十九中于五月间组织了一百八十多名师生深入农村、工厂,到三大革命实践中去上社会主义文化课,深入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他们非常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三大革命运动,对所学到的实践经验,力求上升到理论高度;在参加实践时,注意对书本知识进行运用和检验,以丰富和充实书本知识。在工厂和农村,他们请工人和贫下中农讲厂史、村史、家史,忆苦思甜,忆苦思权,上好政治课;他们拜工人、贫下中农为老师,学习农业会计、水稻田间管理和柴油机使用,上好文化课:他们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写村史、家史、调查报告,在政治上受教育,在写作能力上受锻炼。在工厂和农村的教学实践中,同学们从工人、贫下中农身上学到了无限忠于毛主席、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激发了为革命而学习的自党性和积极性。许多同学通过这次教改实践,政治上思想上进步很大。如姜万水同学原来存在“自来红”思想,学习不够认真,这次下去后,通过听村史、家史的报告和进行社会调查,进一步激发了阶级感情,他处处以工人、贫下中农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进步很大,今年初评被评为“五好”战士。
  走出校门搞教改的实践证明,以社会为课堂,教师最多。教材最活,效果最好,师生都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阶级斗争知识和生产斗争知识,取得了学校课堂教学所得不到的效果。
  这个学校根据“少而精”的原则,在深入工厂、农村进行教学实践的活动中,选择了社会调查、农业会计、柴油机、水稻田间管理等四个专题进行教学。搞社会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他们的做法是,首先组织师生学习毛主席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讲有关家史、村史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以典型引路,请了生产队干部分别作家史、村史报告,每报告一次,由老师把报告内容分类归纳,带上条理性后复述一次,兼以收集和解释名词俗语、民间谚语,帮助同学练习整理材料。熟悉当地农村阶级概况,为独立进行调查和写作活动打下基础。然后,按照毛主席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里的有关教导,有计划有准备地分组深入贫下中农开调查座谈会,登门、下田访问,摘抄书面资料,边调查访问边整理补充资料,边写边交流,互相评议,取长补短。老师则按以点带面的方法及时讲课指导,直到定稿。教水稻田间管理和柴油机专题时,先进行课堂教学,再分排现场参观和讲解实物,后实践操作。农业会计,则课堂教学同记帐练习相结合。在进行专题教学时,他们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方法,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学生一致反映,这样所学的知识容易懂、记得牢、学得快、用得上。
  (十九中通讯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十九中通讯组
责任者
南昌十九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