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級先鋒战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9193
颗粒名称:
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級先鋒战士
并列题名:
記北京針織总厂共产党員的先进事迹
分类号:
D263
摘要:
1971年6月,北京针织总厂共产党员,经过整党建党,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革命朝气。
关键词:
针织厂
共产党员
无产阶级
内容
北京针织总厂共产党员,经过整党建党,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革命朝气。他们在工厂党委领导下,带动广大革命群众,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勇挑革命重担,发挥了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模范作用。下面介绍的是这个厂几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听毛主席的话,紧跟毛主席干革命
北京针织总厂成衣车间共产党员、老工人刘秀美,对党、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刘秀美的政治觉悟更高了。几年来,她遵照毛主席关于“共产党员又应成为学习的模范”的教导,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她能熟练地背诵“老三篇”和新党章,在学习中写了几百篇学习心得笔记。她说: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才能心明眼亮,革命路上不迷航。
刘秀美总是起早贪黑地学,星期天也不休息。她说:“生产上可以有休息日,学毛主席著作可没有休息日。”刘秀美学得刻苦,用得实在。她在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这样的誓言:“一言一行靠毛泽东思想来统帅,一生一世照毛泽东思想来安排。”她把忠于毛主席的感情,化为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行动。在清理阶级队伍、整党、“一打三反”等各项运动中,她都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了培养青年一代,她主动担任了车间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辅导员,经常向青年工人们宣传毛泽东思想。一九六八年底,当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时,刘秀美立即举办了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向自己的孩子进行阶级教育。她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生你们的是娘,教你们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思想哺育你们成长。现在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去农村,咱们要紧紧跟上。”在一年时间里,她先后送走四个孩子和老伴到农村插队和到“五·七”干校劳动。有一次刘秀美生病,她大女儿知道后想要回来探望。她马上回信说:“干革命要紧,你不能为私事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这封信不但教育了她女儿,也教育了其他知识青年,许多知识青年来信,亲切地称她为革命的老妈妈。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当地贫下中农以及刘秀美的帮助下,她的孩子思想进步很快,有的已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秀美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紧跟毛主席干革命,受到群众的热情称赞。
胸怀远大革命目标,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四车间共产党员、扫地工赵福康在工作中,把毛主席的“老三篇”作为座右铭,以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为光辉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他原来是一个车工,工厂实行工种轮换,调他当了扫地工。有人问他:“你是技术熟练的车工,干么要去扫地呢?”赵福康笑着回答说:“张思德不是当过班长又去当战士烧木炭吗?只要革命需要,调我到那儿都行呵!”
“完全”“彻底”,是赵福康用来衡量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两把尺子。每天工人六点上班,他在五点钟就第一个走进车间。到车间后,先把安全设施认真地检查一遍,然后去打开水,好让大家吃过早饭能喝上水。当工人们开动机器,布边、布毛等杂物从机器旁边不断吐出来的时候,他就开始扫地了。
赵福康把认真做好扫地这个平凡的工作,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革命目标联系起来。有一次,他扫到裁剪工旁边,看见一大堆包装纸堆在地上,一个青年工人大摇大摆地从上面走了过去。赵福康看了很心疼,他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于是,诚恳地向这个青年工人说:“多节约一张纸,就为革命多积累一分物质力量,也培养了我们勤俭节约的好作风。社会主义是靠一砖一瓦来建设的啊!”赵福康的言行,教育了这个青年和周围的工人。从此以后,他们总是把拆下来的包装纸叠好,送给上一道工序使用。
赵福康每天扫地,从这个车档扫到另一个车档,一天要从每个工人身边过好几趟,他对车间的情况了解得很及时。有些事情本来应当是车间领导干部处理的,但是为了及时解决问题,凡是有利于革命的事,赵福康都主动去做。一天,赵福康扫地,发现地上的罗纹布边比平时宽了三、四厘米,他就站在裁剪工身边观察,发现裁剪方法不对头。这本是工艺问题,应当由主管生产的干部来解决。可是,电刀在快速地进行裁剪。赵福康想,这个问题必须争分夺秒来处理,如果等到反映给领导上再来处理,几百件衣服就裁完了,造成的浪费也就无法挽回了。有着丰富裁剪经验的赵福康,立即把他的想法告诉了裁剪工,并且同裁剪工一起研究改进了裁剪方法。这种先进的裁剪法在车间推广以后,从刀缝里节省出许多好布料。
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
北京针织总厂党委委员、三分厂革委会副主任李本哲,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新提拔的一位领导干部。他担任领导职务以后,牢记毛主席关于“要注意,要他们不要脱离群众,不要脱产,又要工作”的伟大教导,始终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他在政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体贴群众。
三分厂只有二百多人,革委会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李本哲搬到厂里来住,利用早晚处理工作,挤出更多的时间参加劳动。他外出开会回来,那怕离下班只有一个小时,也要到班里去干活。工人们遇到班里缺人或者生产忙,就说:“咱们叫老李来顶一班。”他只要没有紧急事情,总是随叫随到,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勤勤恳恳地工作。工人们高兴地说:“老李总是和我们生活、战斗在一起。”
在劳动中,李本哲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他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关心群众的疾苦。谁的思想有了问题需要帮助,谁家有了困难需要解决,他都记在心上。一天他发现一个女工没有上班,就去问班长。当他知道这个女工生病了,立即想到她家里只有一个母亲,身体又不好,下班后就赶忙去看望。果然,这个女工的母亲正在着急。李本哲立即蹬上一辆平板车,把这个女工送到医院去。深夜,当李本哲把她从医院送回家时,她母亲感动地连声说:“你真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啊!”每到节假日,工人们回家休息了,李本哲就更忙了。他总是先到厂里来看看,然后走东家,串西家,问寒问暖。两年来,三分厂绝大多数工人和干部的家,他都去访问过。
李本哲每天和工人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在讲用会上,他主动亮出自己的活思想,让大家评论,促进自己的思想革命化。有一个星期天,他去看望一个同志,一见面,那个同志就说:“老李,你可老多了,头发白了不少! ”他听了这话,心想:“是呀!当领导以后,操心多了。”这个念头刚一闪过,他马上感到不对味儿。回厂后,他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认识到自己这一闪念,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错误思想的反映,是自己继续革命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非踢开它不可。他在和工人群众一起开讲用会时,主动亮私斗私,工人们听了以后,说:老李真是我们思想革命化的带头人!
李本哲心里装着群众,工人们有了活思想都愿意找他谈,发现了问题爱找他讲。这样就使他能及时了解厂里的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和生产中的问题,工作起来底数清,方向明,决心大。他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带领群众,不断发展了三分厂的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新华社北京二十九日消息)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本哲
相关人物
赵福康
相关人物
刘秀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京针织总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