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光辉道路前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876
颗粒名称: 沿着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光辉道路前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6月12日南昌报登载了关于“沿着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光辉道路前进”一文。
关键词: 南昌报 光辉道路 文章

内容

中国共产党上海机床厂委员会
  内容提要:政治和业务这对矛盾中,政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执行《五·七指示》,是办好学校的根本。背离了这一条,就会走到修正主义邪路上去。文內说到:在办学过程中,要克服轻视实践和轻视理论两种片面性,注意扩大工人学员的实践基础(由片面到全面,由受分工限制只熟悉一个部件或工序,到了解生产的各个过程及其相互联系),提高工人学员的理论水平(在实践基础上,带着问题学习高等数学等有关的专业理论课程),促进学和用、特殊和一般、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推动技术革新。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光辉的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党的领导下,一九六八年九月,我们创办了一所“七·二一”工人大学,设置磨床设计制造专业,培养既懂得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理论的工人技术人员。
  第一期招收学员五十二名(女学员七人),都是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本厂工人,由各车间革命群众推荐,经厂革委会批准入学的。其中党员七人,团员十五人。他们的平均工龄十二年,最长的二十四年,最短的五年,平均年龄二十九岁。大多数学员具有初中程度,少数相当于高中程度,八人只有小学程度。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课、劳动课、学军课、专业课。专业课包括制图、数学、力学、液压、电器、磨床设计制造、外语七门。学制原定两年,现在根据实际情况,延长了十个月,预定在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发表三周年时毕业。
  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是办好学校的根本
  毛主席说:“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这里首先是“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背离这一条,就会走到修正主义的邪路上去。
  “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学员,好多同志在旧社会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把进大学看作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工人学员一致表示:我们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殷切期望,坚决落实毛主席的“七·二一”光辉指示,把工人大学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在教学安排上,我们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今年以来,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全党“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伟大指示,开始选读马、列的书。两年多来,我们坚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教学的全过程,始终掌握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努力改造世界观。针对不同时期学员的活思想,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提倡“斗争哲学”,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为谁学习,为谁服务,这是学员入学后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学员,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有为占领工厂科研设计这个阵地而学习的自觉性,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余毒以及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影响,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的想“丢掉摇手柄,毕业后当个技术员”;有的认为“有操作技术是个‘铁饭碗’”,再学些业务理论知识,就有了‘金饭碗’”。针对这些活思想,我们开展了群众性的“两忆三查”活动,开展革命大批判。深刻的阶级教育,使学员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无产阶级使命非常重大,树立了为革命而学,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学的思想。一个有二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带着朴素的阶级感情进了学校,他想:“翻砂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这次送我进大学,一定要为改善翻砂车间的劳动条件,好好学习技术。”后来,他和同志们一起学习“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道理,使他认识到,一定要把个人学习和整个革命事业联系起来,上大学不能只考虑本车间的事情,而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学习,为支援世界革命作出贡献。
  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部分教师和学员对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摆得不对头。有个学员,自称是“三分之二的工农兵”(意思是他是工人、又当过兵),认为自己出身好,思想改造差不多了,进大学主要任务是学好技术。这种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追求“技术第一”的思想,实际上是刘少奇一伙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一种流毒。这时,我们组织学员再一次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七·二一”光辉指示,狠批“技术第一”的反动谬论,并且还以本厂工人到旧大学读书后受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一些事实教育大家。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大家深深体会到,一个有实践经验的工人,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点技术理论并不难,关键在于是不是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这是工人学员成长的根本问题。
  政治与业务是对立物的统一。实践证明,政治与业务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政治。政治带头,方向明确,业务问题就不难解决。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程度的老工人学员,在学习中曾一度遇到许多困难。他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矛盾论》等光辉著作,分析了自己在学习中有两对矛盾:一对是工人阶级要占领上层建筑与自己路线斗争觉悟不高的矛盾;一对是小学程度与学大学课程的矛盾。他认为前一对矛盾是主要的。这对矛盾解决了,后一对矛盾就容易解决。他在每个笔记本的第一页都写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革命刻苦学习,他终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了上去,学完了全部课程。
  学农学军,大大促进了学员的思想革命化。不少工人学员长期生活在城市,很少接触贫下中农。去年,“七·二一”工人大学组织学员到人民公社参加“三秋”劳动,认真向贫下中农学习。贫下中农抓革命、促生产的冲夫干劲,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使工人学员深受教育。他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请老贫农讲村史、家史,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主动帮助生产队修理农业机械设备。工人学员和贫下中农在相互学习、共同战斗中,结下了革命的友谊,加强了工农联盟的观点。他们还到部队当兵,向解放军学习,把解放军的“三八作风”、“四个第一”带回学校:形成了人人做政治思想工作,个个关心集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空气。此外,工人大学学员积极参加了厂里各项斗、批、改运动。在“一打三反”运动中,学员和厂内一个部门的革命群众一起,挖出了一个贪污盗窃集团,使学员受到了一次活生生的阶级教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定期回原班组参加生产劳动,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抓革命,促生产,使学员们手不减油泥味,耳不断机器声。一位学员说得好:“我们上大学,不能不管人头,只抓笔头,不抓鎯头,否则资产阶级思想就会露头;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头,紧握鎯头,抓住笔头,我们才能永不变修。”
  我们体会到,工厂办大学,一定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使学员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浪中经受锻炼,“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今年第三次五好总评中,有二十五人被评为五好学员,许多学员积极争取入党,有两位同志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大批判中建立新专业,设置新课程,编写新教材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两年多来,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批判资产阶级,批判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斗争中,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前进的。
  开学后,在怎样设置专业问题上,当时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主张以磨床制造为主,认为学员都是操作工人,学制造比较容易;一种主张以磨床设计为主,一定要占领设计阵地。多数同志认为,设计是工厂技术领域的咽喉,是过去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控制最严的部门,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磨床制造工艺,而且要能搞设计,牢牢掌握设计大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两种意见争论的实质是:办大学是单纯为了培养几个工人技术员,还是为了在上层建筑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无产阶级专政。于是,我们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发动全校师生和厂内的工人、技术员,共同揭露和批判刘少奇推行的“专家治厂”、“技术第一”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家以大量的事实,声讨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控制设计大权,千方百计地排挤、打击、刁难工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罪行。一九六〇年,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曾有五十名工人技术员进了我厂磨床研究所,可是,没有几年就被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搞得只剩下十七人,其中真正搞产品设计的就更少了。在批判会上,一位工人学员激动地说:“过去,我被阶级兄弟选送到设计部门,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却诬蔑我们工人是‘黄鱼脑袋,笨头笨脑’,设计工作不许我们沾边,把我们关在设计大门之外。今天,我们进了自己的大学,一定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攻下设计部门这个堡垒。”通过革命大批判,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确定设置“磨床设计制造专业”,以磨床的总体设计为重点。
  毛主席教导我们:“课程设置要情简。”要反对排满课程而不切实际的烦琐哲学。我们向厂内外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术员和革命知识分子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确定开设七门专业课。这时又有人出来反对了,说什么“旧大学要上三十多门课,连我们厂过去的业余学校还要上十多门课,一个大学,只上七门专业课,不象样子”。我们坚决批判了这种错误思想。在无产阶级看来,一个大学的“样子”,并不是看课程数量的多少,而是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否则,学的再多,等于无用。我们对旧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三十多门课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批判,重新设置了课程。以磨床设计制造课为例,我们摒弃了旧大学中《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床设计》、《机器制造工艺学》等课程中烦琐和落后的东西,把有关磨床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编在一起,大大精简了课程设置,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批判盲目追求课程数量的错误倾向的同时,我们也批判了取消主义的错误倾向。例如,外语和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是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工具。可是却有人担心学制短、学员文化程度低,主张不上微积分,不开英语课。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也在暗地里刮起一股冷风,说什么“工厂搞生产,微积分、英语用不上,学它干什么!”工人学员愤怒地说:“当我们不会微积分、英语的时候,资产阶级把它说得有用得很。现在,我们要学习、掌握这个工具,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他们就说没有用了。其目的还是把科学技术垄断起来,继续专无产阶级的政。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知识,以后在生产实践中遇到这些问题,资产阶级还会卡我们工人的脖子!”大家还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进一步批驳了这种错误观点。文化大革命前,一位工人技术员在设计一台磨床时,由于一个数学计算方法搞不清楚,去问一个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他明明知道这个工人同志不懂外文,却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外文书说:“你要的计算公式就在这本书里,自己去查吧!”这位工人技术员肺都气炸了。从此,他奋发图强。学习外语,并且终于掌握了这个工具,用事实说明了工人阶级完全能够打破资产阶级的技术垄断。通过革命大批判,确定设置这两门课程,激发了工人学员为革命而学的雄心壮志。经过两年半的努力,现在,大部分学员都能借助工具书,在工作中运用外语和微积分。
  毛主席教导我们:“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我们在编写新教材时,对旧教材用批判的态度进行审查,既不是全盘否定,又不是简单地拿来就用。例如,旧机械制造专业的齿轮教材,把有机统一的整体,硬拆成几个孤立的部分,各成一套系统,重理论,轻实践,把设计和工艺截然分开,大搞唯心主义和烦琐哲学。工人学员尖锐地指出:这样的教材体系,反映了资产阶级“权威”争名争利、各霸一方的丑恶思想,渗透着“设计师动口,工人动手”的反动观点,完全是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服务的。在革命大批判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毛主席光辉的哲学思想,大破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从生产实践出发,以分析和解决齿轮设计制造中的矛盾为线索,吸收旧教材中有用的部分,把设计和工艺紧密地结合起来,编出了自己的齿轮教材,受到了工人学员的欢迎。
  新教材及时把本厂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充实到教材中去,例如,去年我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曲轴磨床,我们认真总结这台新产品设计制造的经验,把它作为教材内容;同时,还注意吸收国外磨床工业发展的新技术。
  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组成了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教材编写组。工人和工人技术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革命知识分子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就可以各取其长,补其所短。这样编写的教材,较好地体现了革命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学员容易理解和掌握运用。
  在教学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遵循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两年多来,我们大体经过了短期基础知识学习,边实践边教学,在实践基础上比较系统的理论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再实践等几个教学阶段。
  工人学员入学后,我们根据育实践经验的工人学员的实际情况,首先安排了短期的基础知识学习,主要学习机械制图、初等数学、力学、热加工工艺、液压的基本知识。
  这时,我们遇到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学员文化程度高低不齐。原来文化程度高的说“吃不饱”,程度低的说“吃不了”。有的学员和教师提出要“分班”,有的不同意。怎么办?我们组织大家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认为,对文化程度的高低,要进行全面分析。“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情况是:一些原来文化较低的学员多数是工龄较长的老工人,他们阶级觉悟高,学习目的明确,学习非常刻苦,这是战胜学习中困难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老工人的丰富实践经验,本身就是最可贵的知识,有利于掌握理论。不看到这些因素,只看原有文化程度,是片面的。老工人在政治上所具有的长处,往往是青年工人学员所不足的。他们在一起学习,可以互相促进。经验证明,老工人帮助青年工人提高政治觉悟,帮助教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校深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具体措施上,要做好思想工作,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教师也与工人学员打成一片,经常听取学员对教学的意见,加强辅导,使文化低的学员闯过了“文化关”。如有一个二十四年工龄,原来只上过小学的学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高等数学、力学等课程达到了全班中上等的水平。最近,他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独立设计计算了龙门铣床中蜗轮蜗杆的斜齿轮传动。
  为了巩固这一阶段学习的基础知识,组织学员对一台磨床进行实地测绘,增加学员对磨床总体的感性认识和掌握制图技能,同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毛主席教导我们:“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论》)为了使学员对磨床的设计和制造有较全面的感性知识,我们在边实践边教学阶段,让学员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磨床的设计和制造,在干中学,边干边学。但是,有的学员不同意这样搞,主张先学后干。他们认为:“工人学员上大学,主要是学理论,搞实践在车间也可以搞,何必上大学呢?”经过师生多次讨论,大家认为必须强调进一步参加实践。他们说,我们虽然做了十几年的工,有一些实践经验,但往往只熟悉磨床的一个部件或者生产中的某一个工序,实践的面是不够广的。有些同志(如行车工)对磨床就更不熟悉了。就是对于磨床接触最多的装配工来说,要设计磨床也必须进一步参加生产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有个学员,原来是装配工,过去他只管排油路,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管子,他并不清楚。这次他带着学习和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任务,再次到液压工段参加劳动、调查研究,就发现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当时,有的技术员认为,这套液压系统已经多次简化,不能再“开刀”了。他在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试验,较快地掌握了液压传动的原理,和同志们一起,一下子“革”掉了十几根管子,提高了周期进给控制装置的精度,大大精简了液压传动系统。正如清华大学经验所指出的:“工农兵学员的实践经验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学的实践基础”。在这一教学阶段,我们把学员分成几个设计小组,先进行调查研究,访问用户,然后下车间边实践边没计,教师根据学员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及时组织教学活动和个别辅导。设计完成后,学员又编制了这台磨床的零件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然后下车间参加试制。就这样,工人学员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四种外圆磨床新产品的设计任务。其中半自动外圆磨床和万能外圆磨床,在全厂工人支持下,由学员自己动手造了出来,经过鉴定,达到设计要求。这是旧学校同类专业所不能做到的。
  设计制造结束后,学员为了对磨床设计制造有较全面的认识,分别总结自己参加磨床设计制造的经验体会,开展兵教兵活动,由学员自己上台讲,讲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学员在前一阶段的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提高。因此,我们在边实践,边教学之后,着重让学员学习专业理论。在这期间,大家批判了那种轻视理论的错误倾向,带着问题学习磨床设计制造所要求的专业理论,包括高等数学、力学、液压、电器、磨床设计制造等课程,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例如三块式动压轴承,在边实践边教学阶段,教师只讲设计中所需要的初步知识,学员根据工厂标准设计参数进行选用设计,对这部分知识还未系统掌握。在理论提高阶段中,教师就较系统地讲授三块式动压轴承的设计计算,并同其他类型轴承分析比较,使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关于轴承的理论知识。由于学员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就比较容易掌握。
  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教学内容中典型产品的针对性和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使学员通过对外圆磨床设计制造,解剖麻雀,从特殊上升到一般,掌握各类磨床设计的一般规律。经过前三个阶段学习,大多数学员能够独立进行普通外圆磨床的部件设计工作,少数学员已能独立进行普通外圆磨床的总体设计。
  毛主席教导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论》)为了让学员能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我们安排了再实践的教学阶段,把学员分配到工厂五个车间(部门),和车间工人、工人技术员、革命知识分子一起进行科研、设计、土设备制造等工作。这样,既可以让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使教学效果直接受到检验,又可以使学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掌握理论,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完成了宽砂轮高效率磨削、射流技术等好几项科研设计任务,受到群众的好评。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工作,不仅教学全过程的安排要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而且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具体安排,也要符合这一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规律,经过多次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
  造就无产阶级技术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
  林副主席在“九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无产阶级能不能把文化教育阵地牢固地占领下来,用毛泽东思想把它们改造过来,是能不能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关键问题。“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成长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工厂办学校,是工人阶级占领教育阵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措施是造就无产阶级技术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
  “七·二一”工人大学,在厂党委一元化领导下组成以工人为主体的,有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参加的领导班子,几学校的重大问题,都育工人参加讨论,在政治上把好关。“七·二一”工人大学处于广大工人群众之中,有利于学员不脱离无产阶级政治,不脱离生产实践,不脱离本阶级,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厂革命职工都十分关心学校的成长,不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老师傳主动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的工人技术员利用休息时间为学校编写教材。他们对学校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感到高兴,对学校的缺点,则及时予以批评和帮助。
  厂里的革命知识分子,积极参加了“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教学工作。上海的高等院校也给了我们热情的支持和帮助。毛主席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指出:“工人阶级应欢迎革命的知识分子帮助自己,决不可拒绝他们的帮助。因为没有他们的帮助,自己就不能进步,革命也不能成功。”(《<中国工人>发刊词》)革命知识分子在参加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政治上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业务上进行再学习,不少同志努力与工人相结合,为工人学员服务的革命精神,受到了工人群众的欢迎。
  从一九六九年十一月起,我们又办了一所“七·二一”工人业余学校,经常有四百名左右工人参加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办学初期,厂内有些干部,对培养工人技术人员深远的政治意义认识不足,怕办了学校会影响工厂抓革命、促生产。实践证明,工厂办学校与厂内各项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广大工人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把政治空气搞得浓浓的,全厂革命和生产的形势越来越好。
  由于我们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理解不深,在执行中还不够自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决心在今后的革命实践中,努力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坚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的光辉道路,为建立一支广大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而努力奋斗!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一年第六期)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