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不老春常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788
颗粒名称: 青松不老春常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6月6日,南昌日报刊登一篇青松不老春常在。
关键词: 阿尔巴尼亚 英雄事迹 劳动

内容

为了以新的成就迎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成立三十周年和党的“六大”胜利召开,山鹰之国的男女老少都在争先恐后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一些平凡的老人,老当益壮、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使人感动。
  劳动使人恢复了青春
  都拉斯区苏克斯“十一月八日”国营农场职工易卜拉欣·希德里,是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领导上决定让他退休,但是他说:“我不能离开我工作了二十六年的集体。”希德里是农场有经验的老拖拉机手和机械员,同时又是一个多面手。他所在的老式拖拉机生产队工作量一年比一年提高。近几年来,这个生产队为国家节约了二万五千公升汽油。三年来,希德里和生产队的全体职工一道,在现有条件下,用自己的力量努力生产各种过去依靠进口的机器和拖拉机零件,为国家节省了许多外汇。
  这位心里时刻装着集体的老人总是这样说:“是党的文件和霍查同志的教导给我增添了力量,使我越活越年轻!”
  应该干得幸福来
  阿尔巴尼亚南部的萨兰达区有一个名叫伊里·朱利的七十九岁的老人,去年一年作了三百六十五个劳动日。乍一听,这件事好象使人难以相信。可是,当你亲眼看到伊里和社员们一起劳动的情景,当你和他促膝谈心的时候,你就会对这位一心为公的老人产生由衷的敬佩。
  生产队长逢人便兴奋地介绍说:“自从我们的合作社成立以来,伊里大叔十三年如一日,从来没有缺过勤,什么活他都干,社里的什么事情他都操心。
  “我们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干活的劲头也是党给的。我十四岁当童工,在旧社会当了二十七年的雇农。德尔维纳的大地主逼着我们干重活,一天我的脚砸伤了,伤口痛得如刀割,时间一长,都生蛆了,狗地主根本不加过问。”伊里大叔激动地回忆起过去,他用手指着脸上的伤疤,控诉着旧社会的罪恶。他说,这些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还要让我的儿孙们世世代代都记住。说到这里,伊里大叔眼睛里显露出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神色。他说,人活在今天,只能干得幸福来,不该坐等头发白呀!
  高原上的青松
  在阿尔巴尼亚东部利布拉什德区的斯克劳斯克村,和青年人并肩战斗、一起劳动的还有六十位老人。
  这个村子是一个海拔一千公尺的山村。解放前的斯克劳斯克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现在这六十位老人都是旧社会受压迫、被剥削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今天的斯克劳斯克变成了飘扬着社会主义红旗的新山村。在建设山区的战斗中,老年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七十五岁的法斯里·奥朱尼带着合作社的羊群到远处放牧,他饲养的一百只母羊最近共生下了一百零二头羊羔。另一位老牧羊工雷法特·波查利自愿把各户社员的自留牲畜集中起来由他照管,为合作社增加了好几个劳动力。捷马尔、易卜拉欣、泽努等几位老人自动组织起来,用自己的双手盖起了合作社的托儿所……老年人的模范行动大大地推进了合作社的生产。
  是党的召唤恢复了他们的青春,是党的阳光照耀着他们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继续前进!
  (新华社北京五日消息)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阿尔巴尼亚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