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批判“灵感第一”谬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514
颗粒名称: 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批判“灵感第一”谬论
并列题名: 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講話》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5月25日南昌报登载了《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講話》纪念发表二十九周年。
关键词: 南昌报 毛泽东 谬论

内容

市京剧团革委会写作小组
  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关于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始终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个焦点。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艺理论,最完整、最系统、最深刻地总结了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批判了剥削阶级文艺家在文艺源泉问题上散布的奇谈怪论,科学地深刻地阐明了文艺和生活、创作和实践的关系。在纪念《讲话》发表二十九周年的时候,重新学习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所鼓吹的反动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分清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认清“灵感第一”谬论的反动实质,自觉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的结合,认真改造世界观,使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创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讲话》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原理,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就深刻地阐明了文艺和生活、创作和实践的关系,科学地回答了创作的源泉只能是社会生活、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这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文艺家所散布的先验论,是最有力的最深刻的批判。
  古今中外的剥削阶级文艺家,从他们的反动阶级立场和唯心论、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出发,多少年来,不厌其烦地大肆宣扬文艺作品是“天命”、“圣道”的产物,“天才”“灵感”的结晶。刘少奇、周扬一类政治骗子拾起剥削阶级的破烂,也拼命兜售同样的货色:“文学艺术和其他工作不同,需要特殊的天才”,“灵感枯竭时,千日不成一句;灵感奔涌时,一日出万言。”依他们看来,在文艺创作中,“天才”和“灵感”决定一切。
  毛主席教导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存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是第二性的东西。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创作也同样如此。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存在着文艺创作的原始材料;它反映到作家的头脑,并经过作家头脑的加工,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没有对于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深刻体验,没有掌握丰富生动的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任何所谓“天才”和“灵感”都是无济于事,不能产生深刻地本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和数的概念一样,形的概念也完全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而不是在头脑中由纯粹的思维产生出来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文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深与浅、高与低的唯一检验标准。文艺创作人员只有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实践(包括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才能逐步认识和掌握生活中各种规律和特性,熟悉和了解工农兵的各种典型人物,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创作出真正地反映我们伟大时代风貌和工农兵英雄人物的优秀文艺作品。反之,如果脱离实践,脱离群众,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灵感代替现实,或者以书本材料代替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混淆了源与流的关系,则必然使创作陷入“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唯心论的泥坑,走向公式化概念化的枯竭境地。
  对于创作源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与回答,反映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文艺观。我们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反动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正确认识和解决文艺同生活、创作同实践的关系,使文艺创作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
  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是革命文艺的根本任务。毛主席在《讲话》中,号召一切革命的文艺家,“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种人物应当比实际生活里的人物,“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在创造人物形象上的杰出运用和发展,是无产阶级文艺塑造本阶级英雄形象的指针。同时,又是我们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文艺关于形象塑造理论的强大思想武器。
  要创造这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典型艺术形象,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最首要的是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并且要把“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当作“第一位的工作”。只有投身于实践,去“了解人熟悉人”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人是社会的人,阶级的人,把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深入地去考察各种人物的阶级关系,进一步透彻地掌握各种类型的人物的共性和“这一个”人物的个性,掌握时代生活各个方面的规律和特点。只有对生活中各种人物、特别是对先进入物,对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表现形式和规律、特点,观察得越细致,体验得越深刻,研究得越透彻,分析得越周密,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则艺术典型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越深透、越高大、越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时代意义。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
  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产物,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从广大工农兵群众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毛主席和共产党无比忠诚,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无限热爱;他们热爱人民、憎恨敌人:他们具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具有壮美广阔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的文艺要达到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达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达到高于普遍实际生活,就要源于生活,坚持实践,着力塑造这样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给人民提供学习的榜样。
  刘少奇、周扬一类政治骗子,从他们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出发,脱离社会实践,蔑视人民群众,根本不能理解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伟大抱负和广阔胸怀。他们鼓吹作家凭借“灵感”、“天才”、“已有的经验”、“个人的生活经验”去塑造人物。其结果,必然歪曲我们的现实生活,丑化工农兵群众,丑化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而十足地成了他们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丑恶灵魂的自我暴露。刘少奇、周扬一伙反对文艺工作者参加革命实践,鼓吹用脱离现实斗争、闭门造车的方法炮制文艺作品,是有其险恶用心的,这就是妄图把文艺创作变为他们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我们必须识破这一伙政治骗子的骗局。
  塑造典型人物上的两种方法论,体现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尖锐斗争。实践出真知,生活是源泉。只有接近工农兵,才能了解工农兵、反映工农兵;只有坚持参加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才能产生工农兵所需要的文艺作品。
  三
  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相结合,是改造世界观,实现思想革命化的根本途径。毛主席在《讲话》中谆谆教导说:“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转变立足点,改造世界观,是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实践、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首要任务。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广大革命文艺战士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狠批他们反对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相结合的种种谬论,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参加斗争,同工农兵相结合,世界观的改造取得了一定成绩,文艺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世界观改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是这样,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也是这样。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社会上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文艺领域内也必然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旧的黑线铲除了,新的黑线还可能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破私立公,转移立足点,改造世界观,不断提高思想革命化的程度。
  文艺创作中实践第一还是“灵感第一”的斗争,是哲学上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斗争的反映。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和斗争文艺创作中的这种斗争就不会停止。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斗争实践中,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狠批唯心论的先验论,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前进!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恩格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