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袱”变成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386
颗粒名称: 老“包袱”变成宝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5月,南昌县柴油机厂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生产和节约并重”的指示,大挖生产潜力,大搞收旧利废,把成堆的刨花铁回炉熔炼,炼出了三吨多“无煤烧结铁”,并将这些烧结铁锻打加工成了各种工具、农具和生活用品。
关键词: 工具 节约 生产

内容

南昌县柴油机厂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生产和节约并重”的指示,大挖生产潜力,大搞收旧利废,把成堆的刨花铁回炉熔炼,炼出了三吨多“无煤烧结铁”,并将这些烧结铁锻打加工成了各种工具、农具和生活用品。工人们高兴地说:“烧结铁,真是好,老‘包袱’,成了‘宝’。”
  由于长年累月的积累,这个厂刨花铁堆积成山。成为一个老包袱。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工人们提出要把刨花铁炼成烧结铁,变废为宝。但也有人存在畏难情绪,担心搞不成。厂革委会从路线教育入手,帮助大家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从而使大家认识到,搞刨花铁回炉,是增产节约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刘少奇的“浪费难免论”、“潜力挖尽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的一次有力批判。只有大挖生产潜力,大搞收旧利废,才能使增产节约运动扎扎实实地深入开展下去。
  认识提高后,大家争着参加战斗。锻工班接受了突击任务,电工、热处理等班积极主动地协同作战。开始,试验失败了。但是,大家不灰心,迎着困难继续战斗。他们说:“我们工人阶级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要泰山压顶不弯腰,千难万险不回头”。厂革委会负责同志带领革命职工翻开了金光闪闪的《实践论》:“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毛主席的教导照得工人们心明眼亮。厂革委会领导同志又在炉前召开“诸葛亮会”,进行会诊,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捉住了主要矛盾,继续作战,终于炼出了一炉炉金相结构很好的无煤烧结铁,并用来制造了一批合格的工具、农具和生活用品。
  (南昌县柴油机厂通讯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