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日夜开門为工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251
颗粒名称:
日夜开門为工农
并列题名:
記立新日夜商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5月11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立新日夜商店革命职工为人民服务的文章。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商店
服务活动
内容
立新日夜商店革命职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认真搞好斗、批、改”的伟大教导,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深入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认真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增加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坚持实行通宵营业,满腔热情地为工农兵服务,受到广大工农兵的热情赞扬。
从敲开门到敞开门
过去,这个店的营业时间不是根据工农兵需要而定的,而是围绕生意大小,货源多少,淡旺季节和气候变化而变。一天八个小时,到点上班,按时关门,就是这个商店在一般情况下的营业制度。
一天深夜,店门关闭着。突然,“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到了店内两个值班营业员的耳内,他们忙把门打开,原来是一位下晚班的女职工急待买点饼干给小孩晚上吃。可是,营业员只好干着急,因为被所谓的“经济手续”束缚了手脚,不能卖。这个女职工只好带着失望的心情走了。然而,象这样敲门的事何止一次?群众气愤地说:你们商店不大,架子不小,官气十足,大门紧关,究竟为谁服务?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立新日夜商店的职工,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感到,群众不仅是在敲店门,而是在敲我们思想上的“门”啊!许多职工怀着对广大工农兵群众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提出要改革营业时间,实行通宵营业。但也有人思想不通,说:“深夜营业顾客少,不合算”。
商店领导及时举办了学习班,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老三篇”和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伟大教导,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店职工的头脑。同时发动职工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竭力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商业路线。排长邓梅兰问大家:“同志们,我们这个店叫立新商店,‘立新’,立要立在什么地方,新要新在那里?”排长这一问,就象一把干盐撒进了油锅里,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说:“过去资本家开店,他们为了追求名利,在商品上印刷宣扬四旧等之类的商标”。有的说:“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店里‘四旧’的‘名牌’改了,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改。我们社会主义商业与群众的关系决不是单纯的卖买关系,它与资本主义商业有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商业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工农兵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还有的说:“我们立新商店,立就要立在不分昼夜而“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上,新就要新在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
通过学习、讨论、批判,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去年二月二十五日晚上,商店的党组织同意了全店职工的要求,决定实行日夜营业。从此,这个店的大门日夜敞开着,实行了通宵营业,工农兵深夜敲门的历史结束了。
从“冷店门”到“热店门”
大门朝着工农兵开,欢迎工农兵进门来。立新日夜商店的大门朝工农兵日夜敞开着。可是,几个晚上过去了,来店的顾客稀稀拉拉,显得冷冷清清,有很多顾客满怀信心来店却扫兴而去。有的营业员说:深更半夜没有人买东西,守冷店门不如不开门。
店门冷冷清清,是什么原因?商场中心店党支部发现这一情况,就深入柜组,参加夜班站柜。
一天深夜,一位顾客急匆匆的走进商店,一跨进门就满有把握地说:“同志,我这对电池用完了,请给我买一对。”
“我们这里不卖电池!”营业员回答说。
“啊!电池是夜里照明用的,你们是日夜商店,可是普通的电池也不能买到。”顾客扫兴地走出了大门。
顾客这一针见血的批评,对商店领导震动很大。
第二天,党支部便组织全店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联系顾客的批评,检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支部书记带头斗私批修,他说,“冷店门的主要原因就是商品不对路,品种不适合工农兵的需要,而关键问题又是我们的思想不对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彻底,不完全。”领导带头斗私,深深地教育了群众。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世界观上找问题,从灵魂深处挖根源。通过学习讨论,大家都说:“要为工农兵服务得更好,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打破行业界限,开展多种经营,才能更好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应该经营那些商品,还得问问工农兵。
晚上,一张鲜艳的红纸写了几个夺目的大字:“致夜市顾客公开信”,贴在店门口,吸引了不少的顾客,大家看后,都举指称赞这种精神好,都满腔热情的提出合理的建议。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职工,破除了叛徒刘少奇森严的行业界限,大搞多种经营。他们不懂药品,就到处奔波,向人家学习;不会做熟食就慢慢摸索,精心制作。就这样,他们的经营品种由原来的二百多种增加到七百多种,由专门经营糕点变为多种经营的商店。工农兵称赞说:“我们提到了的你们做到了,我们没有提到的你们也想到了,你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从此后,不论是严寒的冬夜,还是初春的黎明,店堂内外总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只见营业员两手不停,应接不遐,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顾客。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对工农兵的感情冷冷淡淡,店门就冷冷清清,我们对工农兵满腔热情,店门就热热闹闹。”
从等上门到走出门
一天晚上,有个顾客走到柜台前买了半斤冰糖。服务员见他精神不爽,便关切地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位顾客便把他在医院住院急需冰糖的情况告诉了服务员。这件事引起了这个服务员的深思。心想:“我们店门虽然热热闹闹,通宵夜市,但每天坐在柜台内等待顾客上门,怎能算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只有走出柜台,到工农兵中间去,了解工农兵的需要,把服务工作做到每个工农兵的身上,才算是尽到了我们应尽的责任。”当晚这个服务员便把这件事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商店党支部和革委会。党支部和革委会的同志立即组织全店职工进行了研究讨论。在讨论会上,大多数同志同意立即采用由顾客走上门做到走上顾客的门的措施,但个别同志却说:我们从敲门到开门,又从冷门到热门,我们的工作已经是做得不错了,象他那样的顾客毕竟还是少数,用不着把东西送上顾客的门了。也有的人反映:我们人员少,事情多,本来就忙不过来,要是再送货上门,非得再增加入不可。党支部和革委会对这些意见进行了具体分析,认识到有些营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树立得不牢,脑子里还存在“买卖”观念。
于是,党支部和革委会组织全店职工学习了光辉的“老三篇”,在全店“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同时批判了“我在柜台里卖货,你在柜台外买货”的“买卖”思想。决心要改变等顾客上门的官商作风,深入到工农兵中去,走上工农兵的门。从此,他们就采用了柜台里卖和柜台外卖相结合的办法,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有一天,一个顾客两次来到这个店买汤圆,都没有买到。这件事服务员同志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便走上前去问:“同志,你怎么两次来这里买汤圆?”顾客回答说:“我母亲在医院治病,她什么都不想吃,只想吃汤圆,上次来你店,汤圆卖完了,这次又卖完了。”短短的几句话,对服务员触动很大。她想到:我是一个人民的服务员,为什么不能帮助病人解决困难呢?从此以后,汤圆一来,她就给那位顾客的母亲送去。
进了店门就象进了家门
“进了店门就象进了家门”,这是广大工农兵顾客对立新日夜商店的评价。的确,这个店的职工每时每刻都在为工农兵着想,每时每刻都在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来统帅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一个严寒的深夜,顾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个营业员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里拿着饼干,蹲在门口吃着。看到这一切,毛主席的话在他耳旁回响:“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他心想:“这样冷的天气,怎么能让老人在外面吃东西呢。”想到这里,他急忙把老人请到柜台旁边,倒满一杯热开水,端给老人喝。并且和老人交谈,问寒问暖。从交谈中他得知这位老人有个儿子在部队服役好几年没有回家,今天是老人去福建看儿子回来,路过商店门口,顺便买点东西吃,等候天亮后乘车回家。于是,他牢记毛主席“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教导,立即腾出自己的床位,让这个老人好好地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老人临行前,激动地说:“到了你们商店,真象到了自己的家呀!”
立新日夜商店的营业员,时时处处想着工农兵,“完全”“彻底”为着工农兵,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立新功。
一天,几个顾客买了一点熟食边谈边吃,一个说:“我们吃完后就去赶火车。”另一个说:“我有点不舒服,好象感冒了。”他们的谈话被营业员听到了,于是,营业员走上前去,热情地说:“同志,不舒服吗?店里有治感冒的药,吃药有开水,请服了药赶路吧!”说完就忙开了,很快,煎好了一剂感冒茶,当病人服药后,又拿出“退热散”“止痛片”给病人,说:“这两种药带去在路上吃。”顾客深受感动,连声称赞立新日夜商店是工农兵的贴心店。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机构
立新日夜商店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