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唯物辯証法 认真做好再教育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174
颗粒名称: 运用唯物辯証法 认真做好再教育工作
分类号: A84
摘要: 1971年5月5日,南昌日报登载了在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南昌县幽兰公社枫林大队党总支坚持对全大队的“五·七”战士进行再教育,使“五·七”战士在实践斗争中,提高了三大觉悟,在广阔的天地里茁壮成长,在“五·七”道路上不断前进。
关键词: 战士 教育 五·七

内容

南昌县幽兰公社枫林大队党总支
  在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坚持对全大队的“五·七”战士进行再教育,使“五·七”战士在实践斗争中,提高了三大觉悟,在广阔的天地里茁壮成长,在“五·七”道路上不断前进。两年多来,对“五·七”战士进行再教育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对“五·七”战士进行再教育的过程,就是落实毛主席的光辉《五·七指示》的过程,就是领导班子、贫下中农和“五·七”战士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实现思想革命化的过程。要做好再教育工作,就必须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运用唯物辩证法不断解决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从世界观改造的长期性
  认识再教育工作的艰巨性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经过反复的改造和磨炼。在再教育中如果只求表面上的某些变化,不求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就会使再教育工作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有个“五·七”战士,下放前是一个“三门”干部,在贫下中农教育下,有了一些进步,人们提到他都说:“不错”,我们也认为他改造得好,便放松了对他的教育。可是在一次培修圩堤,下工吃饭时,他不愿与贫下中农同吃。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深思,联想到:还有的“五·七”战士劳动不象过去那样积极,纪律开始松懈,学习也坚持不下去。什么原因呢?经过分析研究,认识到,这些说明我们在再教育过程中满足于“五·七”战士表面的一时的变化,只看到他们能够参加劳动,能够生活在贫下中农之中,就认为“蛮不错”了,而没有抓住世界观这个根本问题,不断促进“五·七”战士世界观的转变。认识提高后,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举办了各生产队再教育小组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的教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再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然后,各生产队再教育小组又组织“五·七”战士认真读书,启发大家自觉革命,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这样,使“五·七”战士坚定了一辈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决心。一致表示在三大革命斗争中,狠抓世界观的改造,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去年秋收时,三队有个“五·七”战士,生了点病,就去找队领导请病假。可是,她看到队党支部书记脚上生了一个大毒疮,站也站不得,还在坚持坐着打禾,很受感动。立即打消了请假的念头,转身回到田间,继续割禾。后来她说:党支书的模范行动就是对我最好的教育。我决心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
  掌握辩证 法克服片面性
  不断提高再教育工作的水平
  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大队有的“五·七”战士结合在大队兼任实职,有的调用,有的仍留在生产队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生产队的再教育工作又出现了工作抓得多,劳动抓得少的偏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举办了领导班子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使大家明确了如何正确对待工作与劳动的关系问题,解决了对参加结合的“五·七”战士怎样在使用中继续进行再教育的问题。从这以后,我们对调用和结合的同志强调了必须坚持不脱离劳动,不脱离落户生产队,不脱离“五·七”大军,自觉改造世界观。
  有个结合在大队担任革委会副主任的“五·七”战士,在一次宣传开展为革命种田、用科学种田的活动中,大队分工要她通知各队写标语,大造革命舆论。当这个战士来到落户的生产队时,生产队革委会主任又将这个写标语的任务交给了她。她愉快地把任务接受下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我们让她参加兴修湖坝的战斗。她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每天坚持战斗十多个小时,得到了群众赞扬。
  两年多来,对“五·七”战士进行再教育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才能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总结提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