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哲学的解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535
颗粒名称:
哲学的解放
并列题名:
勤俭大队学哲学用哲学的故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3月31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勤俭大队学哲学用哲学的故事。
关键词:
生产队
资本主义思想
家庭副业
内容
(五)用哲学进行思想教育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而是要灌输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去的。抓紧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才能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学哲学就是教育农民的好方法。下面的几则故事,讲的是浙江省江山县勤俭大队党支部如何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做好教育人的工作。
织夏布的故事
新媳妇刘合友刚嫁到勤俭大队时,带来了一架夏布机。她想:“小家庭里搞点副业,用钱袋里一摸自如点。”开始,合友见社员们抓革命,促生产,搞得热气腾腾,心里还比较清楚,白天经常到队里出工,晚上和落雨天,抽空织一点夏布。织了几个布,赚了几个钱,心里就糊涂了。她白天很少出工,晚上学习也不大去了,即使去学习,也总是往边上坐,别人谈的是革命,是集体的生产,她却在想织夏布的事儿。在她的影响下,在家织布的妇女越来越多,影响了农业生产。
为了正确处理集体生产和家庭副业的关系,生产大队举办了学哲学学习班,事先党支部通知合友去参加。
学习班开始了,姜汝旺和戴香妹同大家一起学习了毛主席的关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教导,然后他们带头讲用。汝旺举了桌上放着的一个茶杯做例子,讲起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他说:“假如茶杯口上破了一小块,茶杯就有了缺口,但还能装水,还是一个茶杯。如果你一块一块敲下去,把茶杯打成几半,那么,量变发生质变,茶杯就不是茶杯,成了碗片,也就不能装水了。我们的集体经济也是这样,如果你来挖一点,他去拿一点,量变也要引起质变,集体经济就要变质,资本主义就要复辟!”
经汝旺这么一讲,大家懂得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控诉起资本主义思想的危害来。大家说:“资本主义就是今天叫你尝点小甜头,明天叫你吃煞大苦头。”社员们越讲越热烈,刘合友受到很大的教育。
戴香妹也去找合友谈心,亲切地说:“合友,社员家庭副业不是不能搞,但要利用集体劳动的空隙时间搞,不能妨碍集体经济的发展。如果整天去搞家庭副业,不搞集体生产,‘副业’变成‘主业’,那就不对了。还有,搞家庭副业时,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千万不能忘掉公和私的斗争啊!私心一抬头,公字丢脑后,今天想赚一尺布,明天想赚一条裤,后天就想发财致富。这样慢慢地就会走到邪道上去了。”
香妹的几句话,说得合友再也坐不住了。她回到家里,越想越觉得香妹的话对,她问自己:我自己是不是也从量变到质变呢?原来织夏布,是想赚点现钱,零花方便,可是见了钱,忘了“线”,资本主义思想今天向你搭个脚尖,明天向你搭进脚跟,自己越陷越深,量变到质变,“副业”变“主业”,天天坐在夏布机上,忘掉了集体生产,忘掉了阶级斗争,不注意要上大当啊!
第二次会上,合友讲用了自己学习从量变到质变的体会,大家都称赞她学得好,用得活。在合友的带动下,其他的社员也正确地处理了集体经济和家庭副业的关系,大家积极参加集体生产的积极性更高了。
大石头离开小石头砌不成墙
勤俭大队过去有个“老大难”问题:强劳力和弱劳力之间经常闹矛盾。
一天,姜汝旺到五队去,刚好遇上了这个矛盾。抗旱车水,两个男的,是强劳力;两个女的,是弱劳力。生产队长分配他们一起车水。
男的不高兴,说:“两个强劳力配上两个弱劳力,我们倒霉了,要多劳动了。”
女社员不服气,说:“你是强劳力,工分高,可是车水是你剥削我。”
“怎么我剥削你?”
“车水最合理,你一脚我一脚,谁也不能少半脚。可是评起分来,你男的工分比我高,不是你剥削我吗?”
汝旺一面听,一面想:这是个什么性质的矛盾呢?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在那里呢?应该听听群众的意见。
晚上,姜汝旺参加了五队的社员大会。一开始他就说:“强劳力和弱劳力发生了矛盾,今天晚上就是谈谈这个问题。有了矛盾,就要揭露矛盾,分析矛盾,矛盾的双方都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强劳力和弱劳力都要说话。”他停了一下,问:“那一方面先说?”
一个身强力壮的男社员站起来说:“我看强劳力受弱劳力的连累,她们身体差,技术又差,老是拖我们的后腿,如果全生产队个个都是强劳力,保证年年增产二、三成。”
生产队长说:“对嘛,弱劳力总得听强劳力的指挥,没有强劳力耕田打稻,田里种得出东西?”
一些妇女听了生气地坐在一旁不响了。
汝旺领着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接着就说:“不能光让强劳力说话,弱劳力也要充分发表意见。”
一个妇女说话了:“队长,你刚才说全靠你们强劳力耕田、打稻,我看就是有点片面性。没有牛娃娃放牛,你耕得好田吗?没有妇女晒谷,你打起来的稻谷能吃吗?”
一个男社员说:“是啊!如果我们去放牛、去晒谷,那么强劳力也变成弱劳力了。”
“妇女看起来是弱劳力,可是养猪,强劳力就是比不过妇女。”
“还有其他工作,也是这样。”
姜汝旺同志感到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情况都比较清楚了,他总结大家的意见说:“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强和弱是一对矛盾,强有强的一面,但也有弱的一面;弱有弱的一面,但也有强的一面。强中有弱,弱中有强。强离不开弱,弱离不开强。”
“对嘛!大石头离开小石头砌不成墙,就是这个道理。”一位老贫农说。
姜汝旺接下去说:“强和弱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一个人,不管你劳力怎么强,如果不突出政治,不为革命种田,没有干劲,你这个强也会变成弱的。有了为革命种田的思想,突出政治,发挥积极的作用,弱也会变成强。所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是最强的强劳力。更重要的是:有了毛泽东思想,就能发扬共产主义风格,每个人尽自己的能力劳动,心里想的是集体,是互相帮助,把为集体多劳动看作光荣,而不会斤斤计较,说什么多劳动是‘倒霉’了。”
经过这场辩论,社员们学到了对立统一的道理,强劳力和弱劳力闹矛盾这个“老大难”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大家进一步加强了团结,抓革命,促生产,闹得更欢了。
学大寨先学什么?
一九六八年秋天,姜汝旺到大寨参观回来,一进村,就感到村子里气象一新。到处是鲜艳的标语:“农业学大寨”,“学大寨精神,走大寨道路!”汝旺心里很高兴,他想:群众的劲头真大啊!已走到我们前面去了。
晚上,姜汝旺向全体贫下中农传达了大寨大队的情况,会场上气氛非常热烈。会后,八十几个骨干讨论如何学大寨的问题。会一开始,一个生产队长就站起来说:“学大寨宜快不宜慢,我看我们大队要象大寨一样,马上搞大队核算!”
一下子议论开了。有的点头,有的不响。
不一会,大家就要求通过马上搞大队核算。
姜汝旺想:这么大的事,怎么一下子就通过了呢?这时,他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对!不清楚的问题,就得调查调查。
汝旺来到了第二队。队长和一些社员马上围上来说大队核算好。
汝旺又跑到五队。正在热烈争论的社员,一下子不响了。过了半晌,队长才说:“大家要搞大队核算,我们当然也赞成。”接着,他又支支唔唔地问:“不过,经济政策上的问题怎么处理?”
汝旺再跑到九队。九队队长回答得很爽快:“大队核算也好,生产队核算也好,我们都没有意见!”
为什么三个队长有三种答复呢?汝旺明白了。原来第二队过去生产较差,家底较薄,搞大队核算“合算”,所以积极主张大队核算。五队集体经济雄厚,公共积累多,社员怕吃亏,不愿大队核算,但又怕人说学大寨不积极,因此不敢提反对意见。而九队处在一般状态,所以那一级核算无听谓。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汝旺心里就有谱了。大队领导班子重新讨论了这个问题。汝旺提出:学大寨首先要学根本,学习大寨一贯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学大寨先要从思想上学起,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学不学大寨,要看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方向。
汝旺打开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了一段毛主席的指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接着,姜汝旺和大家一起具体分析了本大队的实际情况,大家认为,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我们勤俭大队也不例外。学大寨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实行那一级核算,而在于执行什么路线。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不搞大队核算,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大家对学大寨学什么的问题更加明确了。姜汝旺同志为大家作了总结:
“学习大寨,就是学习大寨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这个根本,这才是走的社会主义大道。如果光学形式,不学根本,那是歪门邪道,学了形式,丢了根本,那么总有一天,树倒连丫去,形式学得再好也会统统丢掉。”
× × ×
经过几年来的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勤俭大队的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人变聪明心更红,粮食亩产超过了千斤,成了学哲学的先进单位。但是,他们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做到“成绩面前不骄傲,继续革命永向前。”(全文完)
中共江山县委报道组
《浙江日报》通讯员
(原载《浙江日报》,本文有删节 新华社北京三十日消息)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合友
相关人物
姜汝旺
相关人物
戴香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勤俭大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