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件大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089
颗粒名称: 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件大事
并列题名: 甘肃治炼厂从工人中选拔基层領导骨干的調查报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3月2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一份报告,介绍了甘肃冶炼厂选拔政治觉悟高、有革命干劲、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担任基层领导骨干,加強企业基层领导的经验。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企业 工人 领导干部

内容

《人民日报》编者按:
  这篇调查报告,介绍了甘肃冶炼厂选拔政治觉悟高、有革命干劲、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担任基层领导骨干,加強企业基层领导的经验。
  这批领导骨干的特点是,懂得政治,突出政治;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来自羣众,依靠羣众。他们所以能够做好领导工作,就是因为他们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下,不脫离实际,不脫离劳动,不脫离羣众。
  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工矿企业里有了这样一批基层领导骨干,就有了把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保证。因此,这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件大事。
  甘肃冶炼厂,是一个办得比较好的企业。革命斗争深入开展,生产建设蒸蒸日上。前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去年又提前一个月跨入一九七一年。这个厂所以办得好,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在基层领导岗位上,有了一支以工人为主要成分的骨干力量。这批骨干力量,都是有十年以上工龄,又有觉悟、有干劲、有经验的工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英明地指出:“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没有一大批这样的干部,工人阶级要求得解放是不可能的。”这个厂的革委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专家治厂”、“技术挂帅”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基础上,选拔了一批政治觉悟高,革命干劲足,又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工人,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
  目前,全厂车间一级的干部共三十名,其中从工人中选拔出来的有二十三名,占百分之七十六。大组(相当于工段)一级的领导骨干共四十六名,其中从工人中选拔的有四十一人,占百分之九十一。这样一支骨干力量,被人们称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顶梁柱”。
  懂得政治 突出政治
  这批基层领导骨干,由于身受旧社会的苦,懂得新社会的甜。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无产阶级专政,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担任领导工作之后,更加自觉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立足本职工作,胸怀革命全局。
  冶炼一车间第一大组组长文炳坤,在旧社会苦大仇深,对新社会无限热爱,有较高的路线斗争觉悟。当一小撮阶级敌人煽动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时候,有的青年工人说什么:“徒弟抓革命,师傅促生产。”文炳坤一听味道不对,一面揭露阶级敌人破坏生产的阴谋,一面耐心地向青年讲述本厂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教育青年工人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文炳坤工作刻苦认真,不怕劳累。工人们说:“咱们文师傅抓革命是‘火车头’,搞生产是‘老黄牛’。”在文炳坤这样一些基层干部的带动下,为革命出更多的产品、出更好的产品,成了广大工人的自觉行动。
  这批基层领导骨干,不光是抓革命、促生产的带头人,还是善于用毛泽东思想带好一班人的“班长”。青年工人一到车间,基层干部就和他们一起吃忆苦饭,共同学习“老三篇”,热心地和他们谈思想,耐心地给他们教技术、讲安全,使青年工人很快地成长起来。
  参加生产 领导生产
  热爱劳动是工人阶级的本色。他们担任基层领导工作以后,坚持参加劳动,既是积极的战斗员,又是出色的指挥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生产上的各种规律。
  比如,冶炼一车间的干部和工人一起,改革了过去沿袭下来的不合理的操作规程,总结和推广了一套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质量,还能降低原材料消耗的科学的操作方法。
  再如动力车间,因为电整流所的一种设备没有到,电的利用率很低,每月要多用十几万度电。这个车间的第三大组组长是个七级电工,他带领另外一个老工人和一个技术员,经过反复试验,克服各种困难,改装成两台这种设备。投入运行之后,电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超过了设计指标。由这样一批有高度政治觉悟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领导生产,和那些“张口理论一大套,下手啥也做不到”的所谓技术权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来自群众 依靠群众
  这批基层领导骨干,土生土长,和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平等待人,没有架子,真正能够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有话愿意跟他们讲,他们有事也善于和群众商量。“诸葛亮会”是他们集中群众智慧的一种好形式。一九六九年六月,当最后一批电解槽建成的时候,因为当时供电不足,不能启动投产。是坐等呢?还是想办法?电解车间的干部,多次召开诸葛亮会,发动大家出谋献策,打破了旧框框,采用了新办法,使三十二台电解槽,提早投入生产。
  这批基层领导骨干,和群众心连心,生产上的问题,靠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来解决;政治思想工作,靠群众人人动口去做。企业里有了这样一批基层领导骨干,车间的思想政治工作、生产和生活管理工作,都由他们抓起来了,车间发生的很多问题,也都由他们解决了,大大加强了基层的领导和建设。
  甘肃冶炼厂的经验证明,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群众中涌出了大批的聪明、能干、公道、积极的领袖人物,这种情况十分令人兴奋。”企业的领导,要重视他们,大胆地使用他们,把他们选拔到一定的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让他们在三大革命斗争中锻炼提高,这是培养一支工人阶级的干部队伍,把无产阶级专政落实到基层,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件大事。
  国家计委写作小组
  (原载《人民日报》二月二十八日,本文有删节)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机构

甘肃治炼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