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塌也敢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052
颗粒名称: 天崩地塌也敢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2月27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南昌市政工程处一连副指导员彭义金冒险抢救竖井的文章。
关键词: 竖井 工地 共产党员

内容

某工地上,连续下了几天大雨,竖井壁上沙土被浸湿,土一块块塌下来,竖井有被土填没的危险,情况十分紧急!市政工程处一连副指导员彭义金听说竖井出事,就急急忙忙从另一工地赶来。他决心采用竹片稻草围堰的办法解决。有一个同志对老彭说:“危险呀,这井不行啦,再打过一口吧!”彭义金坚定地回答,说:“工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危险,我们上!”话音未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对,我们干!”大家争着要下井,老彭用手拦住大家,抢着说:“慢一点,这危险,我先下去。”说着他将大家分成三个战斗组,自己就独自拿着一根大木头向井下爬去!
  一米、二米……老彭同志下去了,土还是拍啦拍啦不断地塌下来。老彭在井下一面熟练地编扎着,一面机警地躲开头顶上掉下的大块土。经过半天多时间,竹架稻草扎到了井顶,沙土很快堵死了,危险过去了,井保住了,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大家拉上满身全是沙土的老彭,给他拍着土,十分感动地说:“老彭啊,老彭!最危险的地方你总是带头闯!”彭义金回答说:“共产党员就是应该天塌下来敢顶,地陷下去敢上!”
  又有一天晚上,工人们正在修建某大桥。寒风凛冽,河水冰冷透骨,当通下基节骨眼上,抽水机跟不上,管子又下去了怎么办?大家正焦急地想办法。“扑通”一声,老彭已跳下水去了。在他的带动下,同志们一个接一个跳下水去,把管子扶正了,使基础水下混凝土工程顺利进行。在桥梁工地上彭义金经常是一人顶两班,他身上流的汗比那一个都多,可是他睡的觉比那一个都少。他全身有一股用不完的劲。朝气勃勃,战斗不息!同志们赞扬说:“老彭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带头人! ” (市政工程处报道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彭义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