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达发生軍事政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6656
颗粒名称: 烏干达发生軍事政变
分类号: K426.5
摘要: 1971年2月,在乌干达发生了一次军事政变。
关键词: 乌干达 非洲 军事政变行动

内容

新华社北京二日消息 最近在乌干达发生了一次军事政变。
  一月二十五日凌晨,乌干达陆军司令伊迪·阿明利用奥博特总统到新加坡参加英联邦总理会议的时机,在首都坎帕拉发动了军事政变。战斗持续十二小时。当晚,乌干达电台宣布军队接管政权,并由阿明“负责政府工作”。
  阿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将同英国人保持良好关系,因为他们过去统治过乌干达,而且干得很好。”“英国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行政机构。我们钦佩他们。”他宣布:新军政府将遵守前政府签订的一切国际协议,同所有国家建立良好关系。阿明还宣布禁止一切政治活动,并表示要把亲英的封建头目、前布干达国王的遗骨从伦敦运回举行国葬。二十八日,阿明又宣布释放约数百名政治犯。二十九日,阿明召见外国使节,申述了发动政变的原因。三十日,他又召见各宗教领袖,要求他们支持他的新政权。乌干达全国正继续实行宵禁。据报道,乌干达北部的古卢地区仍有战斗。
  奥博特总统在二十六日从新加坡经内罗毕到了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他在当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责外国势力策动乌干达的这次叛乱。
  乌干达的军事政变在一些非洲国家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二十八日就乌干达局势发表声明说,“坦桑尼亚政府和人民毫不含糊地谴责阿明少将蓄意在乌干达夺取政权。这是对非洲整个进步和自由事业的背叛行动。”他宣布,“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继续认为奥博特总统是乌干达总统。我们不承认为了推翻姐妹共和国合法政府而屠杀自己同胞的那种人的权威。”
  索马里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西亚德二十九日发表声明说,乌干达的政变“是帝国主义者为了破坏非洲革命趋势而策划的侵略几内亚的继续”。他说,乌干达的政变既不符合乌干达的利益,也不符合非洲的利益。他强调指出:“非洲革命力量不应当轻视乌干达的局势。”
  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二十六日致电奥博特总统说,“几内亚人民和政府对一群为帝国主义效劳的腐败分子所犯的罪行深表愤慨”,并表示对奥博特的“完全声援”。
  与此同时,坦桑尼亚、赞比亚、苏丹、刚果人民共和国、阿联、阿尔及利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国舆论和一些南部非洲的民族主义组织纷纷就乌干达政变发表评论。
  坦桑尼亚《民族主义者报》的社论指出:这次乌干达政变是右翼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策划的政变。报纸呼吁人民群众提高警惕,准备粉碎帝国主义的反革命颠覆活动。坦桑尼亚《旗帜报》二十六日发表社论指出,奥博特总统使乌干达走上真正独立的道路,乌干达的政变是为了打击解放非洲南部的斗争。
  赞比亚《每日邮报》二十七日发表评论说,“毫无疑问,乌干达发生的事情是反对任何进步的非洲政府的外国精心策划的。”
  苏丹《新闻报》指出,推翻奥博特总统的政变,是“殖民主义为了竭力反对和推翻所有民族主义进步政府而搞的阴谋”。《舆论报》说,“奥博特在英联邦会议上对英国对南非的政策采取的坚定的态度,这反映了正在整个非洲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所有非洲人的感情。”
  阿联《金字塔报》指出,奥博特在英联邦会议上批评英国答应向南非政府出售武器,并表示要对英国的利益采取措施。英国即在它不喜欢的领导人出国期间把他们搞掉,奥博特的情况就是这样。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地名

乌干达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