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包袱”自觉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6593
颗粒名称: 放下“包袱”自觉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
分类号: D64
摘要: 1971年1月31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领导干部自觉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骄傲自满情绪 革命路线

内容

三年前,我还是个戴红卫兵袖章的中学生,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由群众推选参加了省、市、校“三结合”领导班子。
  在我前进的道路上,有这么多老干部手把着手带,外卜因是够好的了,“温度”也是够合适的了。但是,一个人的进步主要还是靠内因,我有一段时间就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改造,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私”字冒了头,滋长了官气,影响了进步。
  丢掉“自以为是”的包袱
  一分为二看自己
  自从结合进领导班子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做出了一些成绩。赞扬声多了,鼓掌声也多了。无形中自己讲起话来口气大了,眼睛看上不看下,别人夸自己“年轻有为”,自已内心也觉得从带红领巾以来一贯进步;别人夸自已是“女头头更难得”,自己也不以为非。
  当时,我对校领导班子个别成员的看法,就不是一分为二的。比方人家工作谨慎,我则贬之为谨小慎微,有一次还为一点小事和他吵起来了,我开始是顶嘴,后来发展到开会不发言,一直到错故不开会。由于我的骄傲直接影响了两位领导成员的团结。
  革委会主任找我谈心,军代表则和我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和我共同学习了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要我警惕资产阶级的捧场,给我发胀的头脑打了一针清凉剂。
  带着自己的问题,我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的伟大教导,发现自己是门缝里看别人,放大镜中看自己,认为别人“差得多”,自己“差不多”。我反复用一分为二这面镜子照自己,看到了短处,发觉自已冷热病很厉害,政策水平很低;又用一分为二再看同志,发现别的领导成员长处很多,许多地方都比我强。这使我体会到,要反骄破满,不断进步,就得不断地用“一分为二”这个武器,来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工作。
  丢掉“我比你行”的包袱
  既当“官”,又当老百姓
  情况是在变的,我们的思想也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当了头头,地位发生变化,如果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思想跟不上,先进也有变为落后的可能。
  我进了领导班子后,上层活动多了,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以此作为脱离群众,脱离劳动的借口,就很危险。七〇年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下过班里,结果和群众生疏起来了,原先挺亲热的同学,现在见了面一口一个“副主任”,再也不叫我的名字。有一次,校部通知我值一天班,我想副主任守校门,有点不象样子,心里就不是滋味。恰巧,这一天上级来了个熟人看到我在值班,半开玩笑说:“副主任守校门呀!”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这天回到宿舍,针对值班红脸这件事作阶级分析后,看到了旧教育制度给我打上的烙印,看到了自己的思想还有小资产阶级的王国。于是,我就到群众中去斗私批修,亮了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肮脏思想,狠斗了官气。
  我下到中草药连向群众学习,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群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感动着我。赖学文同学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他经常艰苦的工作抢在前,冲在先,一根绳子腰间束,下悬崖,上峭壁,为革命采集草药。我想,同学们都在继续革命攀高峰,我可千万不能躺在“差不多”的沙发上过日子,再不赶上去,就有掉队的危险。
  丢掉“站队有功”的包袱
  当好群众的小学生
  象我这样的新干部,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职务也提升了。当遇到困难,挨批评时,又会有“站队有功”的情绪。有时工作上受点批评,就想到自己立过功,今天挨批评,心里受委屈。
  针对这个问题,在几次学习班上,自己暴露了思想,得到了很多帮助。使我认识到,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做了些事情,但是,如果把这个功劳记在自己帐上,这就是对待文化大革命的态度问题,这就是对待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态度向题。
  实践使我认识到,群众代表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劳动,就象鱼离开了水,象池塘里的浮萍。扎根群众,参加劳动,就能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顶得住阶级斗争十二级的台风。
  我决心不断反骄破满,狠抓自身的思想革命化,在群众中改造一辈子,当人民群众的“牛”,紧跟毛主席革命一辈子。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