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农村卫生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6213
颗粒名称: 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农村卫生院
并列题名: ——幽兰卫生院的情况調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1月,南昌县幽兰卫生院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落后状态,已成为一个“小病不出大队,大病不出公社,平时能防病治病,战时能适应打仗要求”,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农村基层医院。
关键词: 卫生院 贫下中农 群众运动

内容

南昌县幽兰卫生院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落后状态,已成为一个“小病不出大队,大病不出公社,平时能防病治病,战时能适应打仗要求”,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农村基层医院。
  开展“遇事论线”活动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幽兰卫生院革委会始终把政治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用政治统帅业务,走政治建院的道路。院革委会狠抓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使全院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不断向前发展。他们坚持了“老三篇”天天读,不断开展群众性的讲用活动,经常开展“遇事论线”的活动,每一项工作都要进行形势分析,抓路线斗争。与此同时,他们还抓紧阶级教育,经常开展“两忆三查”活动,忆阶级苦,忆民族恨,查思想,查作风,查斗志。大大提高了革命职工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
  由于突出了无产阶级政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全院革命职工的头脑,全院出现了一派崭新的气象。这个医院二十七名职工,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实行“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医务人员上山采药、种药、制药;三分之一的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上门,为贫下中农服务;三分之一的医务人员留院负责日常的门诊和医院病人的治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人好事在这个医院大量涌现。医生曾淑芳,不怕自己有被传染得病的可能,毅然对一个患流脑、口吐血水的病孩进行口对口的呼吸。深受贫下中农的称赞。
  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在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医院连小手术都不能做。现在,革命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伟大教导,发扬敢想、敢干、敢闯的革命精神,从战备观点出发,进行了外科手术。现已做了胃切除、气管切开等中小型手术一百一十余例。其中气管切开术,连有的护士也会做了,做到了一般手术不出公社。
  第一次做胃切除手术时,缺少一种器械,在困难面前,有的人说:“我们是公社小医院,设备条件差,做胃切除是大医院的事。”针对这种活思想,院革委会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的伟大教导,批判刘少奇的“技术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引下,革命医务人员迎难而上,终于成功地做了胃切除手术。
  努力发掘宝库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个卫生院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大搞草医草药,在全院开展了“一把草、一根针”的群众运动。
  在大搞草医草药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开初,有些同志有“四怕”思想:怕草药不起作用,治不好病;怕用错了草药,发生问题;怕麻烦,认为没有用西药省事;怕平原地区无药源,采不到草药。针对这“四怕”思想,他们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光辉的“老三篇”,进行了阶级教育,开展了革命大批判。使大家认识到,搞不搞草医草药,是贯彻不贯彻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的大问题。大家表示,要为革命学草药、教草药、采草药、用草药,为人民立新功,为埋葬帝、修、反贡献力量。
  认识提高后,一场大搞草医草药的群众运动展开了。他们在“种、采、购、制、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全院医务人员都能认识近百种草药,能用草药治三十多种常见病。有个胆道蛔虫病患者经西医治疗无效,而他们只用了一两小酒加二两苦楝树皮治好了。
  幽兰卫生院革命医务人员决心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进一步全面落实毛主席对卫生工作的一系列光辉指示,把医院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市卫生局报道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