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救人的梅其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5921
颗粒名称: 舍身救人的梅其荣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1年8月28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共青团員梅其荣舍己救人的文章。
关键词: 归国华侨 共青团员 舍己救人

内容

暑假,在南昌市第十六中的校园里,四个掘井工人正在修复一口廢井。两个老工人在井下拆除井璧上的轉,另两个工人在井面上把磗一筐筐地吊上来。这是工程开始的第三天上午,已拆到一丈多深了,天气十分炎热。
   忽然井璧周圍的沙土「轰」的一声崩塌下来了,井面上响起了一片「救命」声。十六中留校师生聞声急忙赶来搶救,只見井下两个老工人全被土掩埋了,只有一个露出点头发,井下的梯子也被土压断了。为了搶救这两个阶級兄第,人們找梯的找梯,拿绳的拿绳。人埋在土里怎么呼吸,怎能久等呢?在这紧要关头,共青团員梅其荣拉住吊磗的绳子,就一跃飞身下井。上面吊下鏟子,他便急忙地刨超土来,三下两下,那个原来只見一点头发的工人,露出头来了,等挖开土露出胸部的时候,他的鼻孔才噴出了些細碎的泥沙,随后慢慢地微微睁开眼,但不时向下望着,意思是:「快点挖,救出幷底下的那个同志呀!」
   可是下面那个同志在哪里呢?若是用力鏟,会挖伤他的头呀!梅其荣只好小心地把土挖出来。等挖到那个同志的脚边时,底下那个工人才露出了点头发,于是他更快地刨起土来。漸漸地那个同志的头胸露出来了,幸好还有一点气,不过已經是奄奄一息了。时間已过两个多小时了,梅其荣滿身是泥,全身浸透了汗水,已成了个泥入了。他动作越来越慢,实在是疲倦不堪了。这时井璧上有一大土块(約几百斤)已經裂縫,而且愈来愈大了,井面上的人想下去替換一下也不行,因为稍一震动,大土块准会馬上場下把三个人全压住。人們急得象热鍋上的蚂蟻。梅其荣看看那愈来愈大的裂縫,又看看那半截还埋在土下的生命垂危的同志,他又拼命地加勁地干起来了。挖呀挖呀,他汗流如雨,手也愈来愈沒勁,最后連剷子也提不劫了,他实在太疲倦了。这时井璧上大土块的泥沙已开始沙沙地流下来了,可是那个同志的一只脚还埋在下面。在这千鈞一发的时刻,梅其荣同志急中生智,用绳綁在那个同志的脚上,叫井面上的人用力一拉,这才把那只脚拔了出来。这两个工人因被压的时間較长,土块打下来时又受了重伤,已是絲毫不能动彈了。梅同志为了搶时間,又用绳子綁在被压工人的腰枝上,这才把兩个被压的同志吊了上来。最后,当梅同志登上殘梯,爬到中間的时候,那大土块轰的一声倒下来了,他馬上攀住绳子,象战士爬云梯那样敏捷地爬了上来。这时人們才松了口气說:「好險啊,要是迟几分鈡,被这一大土块一压,三个人都沒命啦!」
   掘井工人被救上来后,經过医院的急救,第二天已脱离了危險期。
   梅其荣同志曾不止一次舍身救人,前年腊月的数九寒天,南昌上海路一个小朋友因玩冰掉入塘中,梅其荣同志一看見,只脫了議身棉衣,連絨衣也来不及脫,便跳入塘中救起那个小朋友,感动得那个小朋友的双亲几次来校感謝他。
   梅其荣同志是从馬来亚归国的华侨,他父亲在国外是个机械工人,在国外受尽了資本家的压迫剝削和民族歧視,在抗日战争时因病沒錢医治而死去了。1954年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才开始了真正的人的生活,才有了上学的机会。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經过几年学习,被分配到十六中工作。他常說:「祖国这样关怀我,我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人民,我要更加倍努力工作,为建設社会主义祖国貢献自己的力量,来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叶坚)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坚
责任者
梅其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