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苏联科学家介紹「东方二号」第一批考察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5429
颗粒名称:
苏联科学家介紹「东方二号」第一批考察成果
分类号:
V4
摘要:
1961年8月,苏联科学家分別发表文章和談話,介紹了通过苏联「东方二号」宇宙飞船获得的第一批科学硏究成果。
关键词:
苏联
宇宙飞船
科研成果
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日消息)据塔斯社莫斯科消息:苏联科学家分別发表文章和談話,介紹了通过苏联「东方二号」宇宙飞船获得的第一批科学硏究成果。
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帕林說,过去认为,人是适应于气压为七百六十毫米水銀柱的地面生活方式的生物,人的一切过程都是在地球引力經常作用下进行的。季托夫飞行的結果推翻了这一見解。他出色地适应了对地面生物說来是极不寻常的条件,在长期处于失重状况的条件下保持住了全部的思維淸楚、动作协調准确、同地面完全一样的行动、快速的反应。人在失重状况下睡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
著名生物化学家謝維林說,季托夫在飞行期間,尽管他的机体的工作条件发生了剧烈变化,他的机体完全保持住了分子、激素、神經調节。人的机体这种适应完全不寻常的生存条件的无限潛力,簡直象神話一样。例如,心脏就必須把沒有重量的血液通过心房和心室进行压送。胃腸道必須在胃腸壁受不到食物重量剌激的情况下消化幷吸收食物。
著名力学专家罗波特諾夫在「消息报」撰文說,季托夫的飞行表明,飞船——运載火箭系統无論在起飞、沿軌道运行或是着陆过程中都是完全可靠的。苏联科学家在彈性理論、特別是在設計和計算火箭外壳和基本元件的理論方面,获得了极其重大的、具有学科奠基意义的結果。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季托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苏联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