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日成首相和朝鮮党政代表团訪华举行宴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4500
颗粒名称: 为金日成首相和朝鮮党政代表团訪华举行宴会
并列题名: 党和国家領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出席宴金金日成首相和周总理讲了話
分类号: D829.312
摘要: 1961年7月,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駐中国大使館临时代办馬东山,为朝鮮劳动党中央委員会委員长、內閣首相金日成同志和他率領的朝鮮党政代表团訪問中国,1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
关键词: 朝鲜 临时代办 领导人

内容

(新华社北京12日消息)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駐中国大使館临时代办馬东山,为朝鮮劳动党中央委員会委員长、內閣首相金日成同志和他率領的朝鮮党政代表团訪問中国,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总书記邓小平等党和国家的領导人出席了宴会。
  馬东山临时代办向中外来宾致欢迎詞以后,金日成首相讲話。他为这次訪問取得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朝中两国人民友好和合作关系的珍貴的成果表示无限高兴。
  金日成首相接着指出,今天,朝中两国人民在建設社会主义和維护領土完整和主权的斗爭中,都直接同我們共同的敌人——美帝国主义相对峙。他說,为了这一斗爭的胜利,两国人民的友誼、团結具有巨大的意义。
  金日成首相說:这次朝中两国签訂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約,为两国人民在共同目的的长期斗爭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兄弟友誼和同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他說,用友好和同盟的坚决和紐带把朝中两国人民联結起来的这一条約,是保障我們两国的安全,維护、巩固朝鮮和亚洲和平的强有力的保証。
  金日成首相最后頌揚了中国人民在以毛澤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領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設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周恩来总理在宴会上讲話,他說,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約的签訂,对于全面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保障两国共同安全和維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都將发揮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周恩来总理强調說: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約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約的相继签訂,不仅是朝鮮、苏朕和中国三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是社会主义陣营偉大团結的重要标志 。我們社会主义国家,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我們絕不侵略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但是,我們决不容忍任何侵略和威胁。中朝两国的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陣营的安全也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对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也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也就是对整个社会主义陣营的侵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將坚决履行自己的义务,为捍卫我們的共同事业而斗爭到底。
  周总理在讲話中再一次表示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坚决支持朝鮮政府关于和平統一祖国的一切建議,坚决支持南朝鮮人民的爱国正义斗爭。
  在談到老撾問題时,周总理重申中国政府和人民关于和平解决老撾問題的一貫立場,严厉譴責美国阻撓老撾問題和平解决的种种阴謀活动。周总理指出,我們必須正告美国,老撾的民主爱国力量,在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下,只会越战越强,无論如何也是消灭不了的。如果美国不希望在老撾遭到更悲惨的失敗,它就必須在扩大的日內瓦会議上放棄拖延的手段,进行认眞的談判,幷且同其他与会国家一起,共同承担义务,切实尊重和支持老撾的独立和中立。他还說,我們同时衷心地希望,老撾三亲王根据苏黎世协議继續举行会談,早日組成老撾朕合政府,为和平解决老撾問題造成必要的国內条件。
  周总理在讲話中表示坚决支持苏朕在裁軍、停止核試驗、对虑和約和西柏林問題上一再申述的坚定立場。他强調說,苏联部长会議主席赫魯曉夫同志在7月8日的演說中所宣布的、苏联为了針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新威胁而釆取的措施,是适当的。这些措施,对于头脑发热的帝国主义者,是一服必要的清涼剂。
  周总理热烈地贊揚了朝鮮人民在全民性的千里馬运动中所取得的成就。他說,中国人民把朝鮮人民在建設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取得的胜利,看作是我們自己和社会主义陣营共同的胜利。
  周恩来总理最后說,朝鮮人民給予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比中国人民給予朝鮮人民的支持和援助更早、更多。今天,守卫着社会主义陣营东方最前綫的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經成为保障我国安全和建設、維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因素。我們永运珍視中朝两国人民的偉大友誼,永远感謝朝鮮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有力支援。
  应邀出席宴会的,还有我国党和国家的領导人彭眞、陈毅、李富春、賀龙等。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朝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