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中的「南泥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3694
颗粒名称: 長白山中的「南泥灣」
分类号: E233
摘要: 1961年5月,长白山中的冰雪剛剛消融。大荒沟的一个新的軍垦农場里,人欢馬嘶,解放軍某部官兵播下了飽滿的种籽。
关键词: 长白山 解放军 垦荒工作

内容

长白山中的冰雪剛剛消融。大荒沟的一个新的軍垦农場里,人欢馬嘶,解放軍某部官兵播下了飽滿的种籽。
   大荒沟座落在通化西北羣島中,与原始森林相联,可耕的肥沃土地縱橫三十多里。二十多年前,这里聚居着七千多戶垦荒人家。日寇不断进山燒杀掠夺,人民不堪蹂躪,有的跟抗日联軍轉移了,有的流浪他乡,大荒沟成了眞正的荒沟。解放后,有二千多戶人家陆續回乡,大荒沟在党的領导下又逐漸繁荣起来。人力还是太少,大片荒地不能全部开垦。去年9月,一队队肩荷鍬鎬的解放軍官兵,冒着連綿大雨,攀山越岭来到了这里。人民听說解放軍来开荒,紛紛上門支援。
   余琳大校率領上千名官兵,来到大荒沟两山之間的一片沼澤地上,开垦水田。这里杂草丛生,荒草蔓延,水深沒膝,有的地方还結上了冰植。大校对他的队伍說:「拿出南泥灣的精神来,我們一定把它开垦出来!」官兵們立刻跳下水去,揮午斧鋸向荆棘进攻。年过四十的老营长王錦賢,尽管左手負过伤缺少一个指头,自告奋勇当突击队长。第一天,他們首創平均每人开垦二分地紀录,为整个部队树立了榜样。
   这年冬天来得特別早,剛交十月就飄起雪花来。战士們一面开荒,一面自己动手盖房子。交通不便,他們要翻山越岭到七十多里外去挑粮食。沒有菜吃,便去采磨茹。深冬,去打野兽来改善生活。战士們依靠勤劳的双手,把一片沼澤改成了九百亩水田,还修好了一条长十二里的渠道和开垦了两千五百亩旱田。
   (新华社)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