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永远年輕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3403
颗粒名称:
永远年輕的人
并列题名:
———記老工人龔弟生坚持学文化
分类号:
G210;G72
摘要:
1961年5月8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共产党員龔弟生积极学习文化的文章。
关键词:
技术革命运动
老年人
文化知识
内容
龔弟生,这个年近半百、須发斑白的共产党員,不仅是个出色的生产能手,而且也是个文化学习的积极分子。几年来,在党的敎导和培养下,由一个型鑄淸鏟輔助工成为淸鏟組长,由一个目不識丁的文盲成为六年一貫大专班的模范学生,幷在今年被光荣地評选为市劳模。这里所介紹的仅仅是他在业余学习中的几个片断。
掉了瘡疤忘不了痛
从童年时代起,他就开始过着不如牛馬的痛苦生活。他父亲是个貧农,耕种着地主「龔活鬼」的田地。尽管他現們每日起早摸黑地劳动着,但全家过的是終年不得飽暖的日子。就在鬧日本鬼子那年,父亲被折磨得活活病死了。少年时代的龔弟生,是多么渴望进学堂学习啊!当他把这个想法吿訴母亲时,他母亲一边撫摸着他的头发,一边流着泪說:「孩子,你的命生得苦。我們穷人家哪有錢去讀书呵!」
就这样,龔弟生的上学权利被旧社会的生活剝夺了。以后又遭上天灾,他不得不带着妻儿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南昌城里做挑脚夫。旧社会哪有卖力气的人的好日子过呢!他依然是过着貧寒交迫的生活。
終于,南昌解放了。他家的日子逐漸好轉起来。1956年,随着工业建設的发展,他被調到南昌柴油机厂鑄工車間工作。这么一来,更把他高兴透了。他覚得自己眞是越活越年輕啦!
党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进厂不久,他就热爱上自己的淸鏟工作。別人早下班了,他还蹲在柴油机机体旁,东摸摸,西弄弄,独自琢磨。遇到疑难問題时,他就請敎人家,一直到搞懂为止。这样,不过几月,淸鏟这門技术就掌握住了。車間党支部見他工作踏实,思想进步,就把他提拔为小組长。而他呢,反而感到很慚愧,心想:自己是个大老粗,怎能領导人家呢?他把这个想法吿訴車間張书記記,張书記安慰了他,幷且劝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識,从而提高工作能力。从这以后,他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文化。1956年底,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了业余学校学习。无論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一个勁儿地坚持着每一堂課的学习。
人老心不老
学好文化,对于一般在旧社会从未学过文化的老年人来說,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尽管他非常认眞地学,然而,在写字的时候,手总不听脑子使喚。只見他急得滿身大汗,眞比挑二百斤的担子还費力。坐在旁边的人忍不住劝他道:「老龔,不用学了吧!摸摸你的汗衬看。」他立刻低声回答道:「不学可不行啰!要知道,不是来了共产党,我們穷人翻了身,作了主,我們哪有机会学文化呢!要学,要学下去!」这情形,全被班主任万老师一一看在眼里。下了課,万考师留下他談話,鼓励他坚持学习,战胜困难,文盲「帽子」一定能很快摘掉。龔弟生一听到老师說只要有决心,将来还可以讀中学、大学呢,这时,他心里党得乐滋滋的。往后,他的学习更加发憤努力学。无論是开会,休息,吃飯走路,总是书不离身,見人請敎。就是在夜晚,也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总是拉他的大女儿敎他識字。
有时,手里握着一本书,讀着讀着就伏在桌上睡着了。就这样,几个月的艰苦学习,幷沒白浪費。过去連自己的姓名都不能写,現在能讀能写好几千字了。慢慢地也可以看一般科技书籍。于是,他将学到的知識,运用到生产中去。在去年大閙技术革命的时候,搞出一套淸鏟滾筒机,这比手工淸鏟提高工效十四倍。
龔弟生就是这样五年如一日艰苦、頑强地学习着。目前,他正抓紧业余时間,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毛主席著作,努力提高自己的馬列主义思想水平,爭取为社会主义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献。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吳正中
责任者
龔弟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