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五金綫材厂电焊条貭量产量全面提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3122
颗粒名称: 南昌五金綫材厂电焊条貭量产量全面提高
分类号: F427
摘要: 1961年4月,南昌五金綫材厂民兵連指揮員,深入实际,依靠羣众,全面分析情况,逐个解决关鍵,取得了电焊条产、质双丰收的战果。
关键词: 民兵连 农业 排灌设备

内容

南昌五金綫材厂民兵連指揮員,深入实际,依靠羣众,全面分析情况,逐个解决关鍵,取得了电焊条产、质双丰收的战果。
  这个厂在民兵生产大会战前夕接受了省农业厅交給一批支援农业排灌設备的电焊条生产任务。月底以前就要完成二十吨。生产任务比过去增加了一倍半,連指揮部在落实战斗任务时,起初有部份人认为「指标太高了,很难完成」。厂党支部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向羣众大讲形势,大讲友援排灌設备生产的重要性,分析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激发了战士們的責任感。全厂掀起了「与时間爭焊条」的生产热潮。另一方面,指揮員,又深入到車間去抓关鍵,同羣众一起找关鍵破关鍵。
  当时,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是机器婆司容易損坏。根据过去情况是每隔二三天就要檢修,每檢修一次耽悞不少产量。連指导員、連长立即和机修工人、技术員一起商量硏究,发現銅婆司容易磨损,于是就着手把銅婆司全部改为彈子。这一改进,保証了电焊条連續不停生产,对提高产量起了显著促进作用。电焊条质量不高,烘出来的焊条还有开裂和銹头現象。指揮員馬上又跟踪深入下去,实地硏究、覌察,一面召开烘房工人、涂粉工人、包装工人和技术人員等参加的座談会,傾听各方面的意見,經过反复硏究,大家认为是沒有排潮設备,烘房溫度上热下冷。針对这个情况,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样,烘出来的电焊条合格率达99.6%。
  正視困难,依靠羣众取得了战胜困难的結果,电焊条产、质双双提高。平均日产量达到二点四七吨,比过去增长了一点四七倍。电焊条质量經鍛打檢驗,拉力由过去三十六公斤提高到四十二公斤,达到了鍋炉焊条的标准。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