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諺的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2955
颗粒名称: 农諺的作用
分类号: I277.7
摘要: 1961年4月20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农业谚语作用的文章。
关键词: 农业 谚语 歌谣

内容

翻开日历,四月二十日是谷雨。这段时期应該种植什么作物呢?我記起了两則农諺:「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好种棉」。
   农諺是用歌謠的形式或用极簡洁而生动的語言,总結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与自然斗爭中的許多实际經驗。它是祖国語言宝庫中的珍宝,也是人民大众的口头敎科书。我国的农諺是非常丰富的。远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东汉的崔实就編集了当时在人民口头上广泛流傳的农諺。他是世界上最早的諺語采集者。
   事实証明,农諺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帮助我們了解和掌握自然規律,夺取农业生产的丰收。下面几則农諺,可以具体說明:
   「选好种,选好苗,丰衣足食不用愁」;「一粒良种,千粒好粮」。这說明选种工作对农业丰收的重大作用。「养猪无巧,栏干食飽」。这是养猪的宝貴經驗。「猪五羊六牛十月」,「桃三李四梨五年,枣树当年結子甜」。这两則农諺分別指明了牲畜的怀孕月数和果树成熟所需的时間。同时农諺对于覌測天气、掌握气候的規律,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春雾雨,夏雾热,秋雾涼风冬雾雪」。其它如「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深耕如上粪」,以及「鋤头自带三分水,多鋤抗旱多打粮」都是富有指导意义的生产經驗。
   让我們拜农民为师,学习农諺,积累农諺,幷在生产实踐中創作新农諺,更好地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服务。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蕬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