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問」与「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1369
颗粒名称: 談「問」与「想」
分类号: D609
摘要: 1961年2月23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文章。
关键词: 调查研究工作 知识 农业

内容

从报上讀到新华社1月28日发出的一篇題为「『为什么』和『問到底』」的通理,获得了引人深思的启示:
  山西省分荣县孙吉人民公社西理管理区第八生产队队长茹小林領导的这个队,产量年年在全管理区排第一。他在介紹領导生产經驗时說:「我这經驗不具体,一句話,那就是研究問題,多問几个为什么。」
  「多問几个为什么」?这个「問」字的确很重要。 「問」,是求「知」的重要方法。「知」就是知識,也就是对于事物客覌規律的认識。「問」与「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要「知」就一定要「問」,不「問」就不可能「知」。在我們的社会主义建設事业中,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知織,要想获得这些知識,如果我們离开了「問」,显然是不可能的。就以农业来說,作物种类繁多,每种作物还有許多品种,各个品种又有不同特性,而且会因天时地利而異,所以,摸清各种作物的脾性,保种保收,就不是一件經而易举的事。由此可見,我們要掌握各行各业的知識,必須要象茹小林在总結領导生产經驗时所說的那样,要「多問几个为什么」,养成遇事要問的习慣,否則,我們的主覌能动性就无法符合客覌規律,做起工作来就象瞎子摸象,那就要常常失敗。
  此外,要做好工作,不仅要多「問」,还必須要「想」。「問」会丰富「想」,「想」又会丰富「問」。只「問」不「想」,是无的放矢的「問」,只「想」不「問」,又是空洞的「想」。只有把「問」导「想」結合起来,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而对情况的研究,对問題的探索,就会达到深知深解,而不是一知半解。前面提到的茹小林,在領导生产中就很懂得运用这个道理。他一当上队长,就琢磨凹地田禾好,凸地田禾差的原因。他一时解不开,就請問老年人。老年人回答說:「种地要种凹的,凹地肯长嘛!」凹地为什么肯长呢?茹小林經过分析研究,摸出了「凹地存水,土头也厚」的道理。然而,他幷沒有就此滿足,在生产中又一个个地找出了新的問題。幷慢慢摸透了这些問題的道理!然后按照什么地方种什么作物丰收,就种上什么作物。去年天旱成灾,而他們队的棉花收获量仍然比較高。由此可見,如果我們要把生产和工作搞好,就必須具有茹小林的这种对事物穷追深究的求实精神,不仅要不断地「問」,也要不断地「想」。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沒有这种态度,要想眞正了解客覌情况,掌握客覌規律,那是不可能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依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