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公社泥炉厂增产更多更好的煤球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1271
颗粒名称: 西湖公社泥炉厂增产更多更好的煤球炉
分类号: F427
摘要: 1961年2月,西湖区西湖人民公社泥炉厂的职工,为了增产更多更好的民用煤球炉子,供应市場銷售,千方百計发揮了技术、設备潛力,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泥炉的生产水平由原来二十个,提高到四十个,增长了一倍。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泥炉厂 煤球炉

内容

西湖区西湖人民公社泥炉厂的职工,为了增产更多更好的民用煤球炉子,供应市場銷售,千方百計发揮了技术、設备潛力,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泥炉的生产水平由原来二十个,提高到四十个,增长了一倍。
  这个厂职工,自接受了公社布置的生产四百个民尾煤球炉子,供应市埸銷售的任务以后,职工們計对当前存在的某些設备差、天气坏、时间短、任务重等困难展开了討論。在討論中,党支都一方面加强了职工的政治思想敎育工作,向广大羣众反复宣傅发展小商品生产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又广泛深入地发动羣众,大閙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战胜困难。职工們通过敎育和討論,明确了方向,从而迅速地掀起了一个新的生产热潮。工人曹斌权一方面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操作过程,把制坯、切削等紧密地銜接起来,尽量縮短半成品与冷空气的接触;另一方面,又积极提合理化建議,提高車間溫度,以及改进半成品的儲藏方法,使糠灰把炉坯块塡起来,使它少受到冷空气襲击而冰冻。由于职工們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了防寒工作,使泥炉正品率由原来的80%左右,上升到90%以上。与此同时,为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新的花色品种和提高产品数量,在全厂范圍內,实行了五定(定人、定产、定质、定时、定节約)三包(包完成任务、包产品质量、包成本)等制度,把計划落实到組到人,幷建立了产品檢驗三級(工人、組长、厂部)負責制,使生产扶搖直上。到目前止,該厂已完成了三百六十只民用泥炉的制造任务,幷新增加了二——五号三用(燒煤球、木炭、柴火)炉的全产,供給人們春节使用。
  (安当)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安当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西湖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