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葬服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校注昌黎先生集》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4369
颗粒名称: 改葬服议
分类号: I222
页数: 4
页码: 十九廿二
摘要: 经曰改葬缌春秋谷梁传亦曰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此皆谓子之于父母其他则皆无服何以识其必然经次五等之服小功之下然后着改葬之制更无轻重之差以此知惟记其最亲者其他无服则不记也若主人当服斩衰其余亲各服其服则经亦言之不当惟云缌也传称举下缅者缅犹远也下谓服之最轻者也以其远故其服轻也江熈曰礼天子诸侯易服而葬以为交于神明者不可以纯凶况其缅者乎是故改葬之礼其服惟轻以此而言则亦明矣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之不忍无服送至亲也
关键词: 丧服 丧礼

内容

经曰改葬缌【见仪礼丧服篇】春秋谷梁传亦曰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鲁庄公三年五月葬桓王谷梁传曰改葬也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缅谓远也】此皆谓子之于父母其他则皆无服何以识其必然经次五等之服小功之下然后着改葬之制更无轻重之差以此知惟记其最亲者其他无服则不记也若主人当服斩衰其余亲各服其服则经亦言之不当惟云缌也【云一作言】传称举下缅者缅犹远也下谓服之最轻者也以其远故其服轻也【最轻下或无者也字故下或无其字】江熈曰礼天子诸侯易服而葬以为交于神明者不可以纯凶况其缅者乎【或无其字】是故改葬之礼其服惟轻【自江熈以下皆庄公二年谷梁传注】以此而言则亦明矣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之不忍无服送至亲也【旧唐礼仪志云田再思议曰改葬之服郑服缌三月注云讫葬而除】非父母无服无服则吊服而加麻【自卫司徒文子已下皆孔丛子抗志篇之文吊而加麻无服字】此又其著者也文子又曰丧服既除然后乃葬则其服何服【葬下或有者字或有也字】子思曰三年之丧未葬服不变除何有焉【亦孔业子之文未下或有除字非是】然则改葬与未葬者有异矣古者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隠元年左氏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无故未有过时而不葬者也过时而不葬【或无下而字】谓之不能葬春秋讥之【春秋隠公三年八月癸未葬宋穆公公羊传曰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之也】若有故而未葬虽出三年子之服不变此孝子之所以着其情先王之所以必其时之道也虽有其文未有着其人者以是知其至少也【或无是字】改葬者为山崩水涌毁其墓及葬而礼不备者若文王之葬王季以水齧其墓【吕氏春秋惠公说魏太子曰昔王季歴葬于涡山之尾乐水齧其墓于是更葬】鲁隠公之葬惠公以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之类是也【隠元年左传十月改葬惠公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诸本无故字考之左氏当有】丧事有进而无退【礼檀弓文】有易以轻服无加以重服殡于堂则谓之殡瘗于野则谓之葬近代已来事与古异或游或仕在千里之外或子幼妻稚而不能自还【稚下或无而字】甚者拘以隂阳畏忌遂葬于其土及其反葬也远者或至数十年近者亦出三年其吉服而从于事也乆矣又安可取未葬不变服之例而反为之重服欤在丧当葬犹宜易以轻服况既远而反纯凶以葬乎若果重服是所谓未可除而除不当重而更重也【而除下或有之字更下或无重字非是】或曰丧与其易也宁戚虽重服不亦可乎曰不然易之与戚则易固不如戚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或曰经称改葬缌而不着其月数则似三月而后除也【似或作以非是】子思之对文子则曰既葬而除之今宜如何曰自啓至于既葬而三月则除之【啓下或有殡字至下或无既字今按礼有自啓至于反哭之语】未三月则服以终三月也曰妻为夫何如曰如子【或无曰如二字非是】无吊服而加麻则何如曰今之吊服犹古之吊服也

知识出处

重校注昌黎先生集

《重校注昌黎先生集》

出版地:明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分类编次。凡文三十卷,诗赋十卷。又《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收有赋、古诗、联句、律诗、杂著、书、启、序、哀辞、祭文、碑志、杂文、表状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共七百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愈
责任者
廖莹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