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敏学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新四军人物传 下卷》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3111
人物姓名: 贺敏学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264.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4年
卒年: 1988年
籍贯: 江西省永新县

传略

贺敏学,江西省永新县人,年月出生。 年到南昌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受到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马列主义的熏陶,由此打开了眼界。年起,积极参加党组织发动的革命活动。 年,他参加组织了永新县农民自卫军,任副总指挥。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各地国民党右派血腥屠杀共产党人。时任永新县中共党支部书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的贺敏学被永新县的国民党右派抓捕入狱,他的个堂兄弟姐妹贺敏亮 、贺敏克等都被杀害,永新县陷入反革命白色恐怖之中。贺敏学没有畏惧,在狱中组织临时党支部,他任支书,组织大家坚持斗争。 年月,永新暴动爆发,莲花、永新、安福三县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永新县城,清算了一批血债累累的反动分子。这时,贺敏学带领多名党内同志暴动出狱。随后,永新县建立了革命政权,贺敏学任县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永新县委书记、农民自卫军指挥等职。后来,由于敌人疯狂反扑,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贺敏学等被迫撤出永新县城,与胞妹贺子珍等随袁文才带领的农民自卫军上了井冈山,贺敏学任自卫军党支部书记。 年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不久即率部转移到井冈山。从此,井冈山武装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毛泽东、朱德会师后,为了团结井冈山上仅存的农民革命武装,做了大量工作。党组织应袁文才、王佐的要求,派了一批干部帮助他们进行军政训练。袁、王两支农民军编为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团长袁文才,副团长王佐,何长工任党代表,贺敏学任团党委书记。此时,三十二团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成为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在中央苏区的一至五次反 “围剿”中,贺敏学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二团班长、排长、连长,红三十二团党委书记,湘赣边区纵队司令员,江西省苏维埃警备团团长兼政委、党委书记,红一方面军二十三军参谋长,红二十二师代师长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以后,他坚持了南方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历任中央军委、中央军区的科长,红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参谋长,湘粤赣边游击总指挥等职,参与指挥了湘粤赣边区的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敏学于年月任新四军赣南办事处主任。他以新四军代表的公开身份,活动在湘粤赣边各县,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与各县国民党当局建立了联系,为保障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在联络、物资供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到乡村广泛宣传党的国共合作抗日的方针政策,号召农村青年参加新四军,使游击队在集中改编过程中,由余人发展到余人。他通过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交涉,使赣南和湘粤赣边多个县释放了被关押的红军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同时,还广泛与各界人士交朋友,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各县撤销了“铲共团”,组织了群众抗日团体。在开展党的工作中,他派人到各地秘密联络保留下来的党员,经过审查合格后恢复他们的组织关系。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赣南十几个县都恢复了党的组织。在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的斗争中,他坚持执行我党的国共合作抗日等有关政策。在龙南县发生地方反动分子杀害我方人员事件时,他亲自到龙南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交涉,发动群众揭露反动分子的罪行,迫使国民党当局接受我方要求,将其首要分子扣押起来,抚恤死者家属。 年月,贺敏学任中共赣东北特委委员,不久调任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大队长、大队党委书记,江南挺进纵队参谋长。年春任新四军军部科长,后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副教育长兼训练部部长。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黄桥决战中,贺敏学日夜操劳,保证了通讯联系的畅通,为黄桥决战的胜利立下了功劳。黄桥决战刚结束,新四军和八路军在东台县白驹镇 (今属大丰县)胜利会师 ,整个苏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指挥部决定在苏北曲塘镇成立联抗部队 (这是一支国共合作部队),贺敏学调任司令部参谋长。在一次粉碎日伪军数路进攻我驻墩头联抗司令部的战斗中,他勇挑重担,沉着指挥 ,不但使司令部机关胜利突围,还重创了敌人,使敌人伤亡多人。新四军军部为此对贺敏学进行了表彰。 年皖南事变后,贺敏学任华中抗大第九分校教育长。同年月调任新四军司令部第五科科长。 年,贺敏学调任苏中军区特务团团长,新四军一师七团团长。年月,他随粟裕司令员进军江南,挺进浙西天目山,任苏浙军区第三纵队第七支队支队长。 月日,第七支队在孝丰西之黄泥冲遭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一个团的拦击。贺敏学身先士卒,率部向敌人猛攻,歼敌个营,活捉敌团长,取得了重大胜利。此后,他又担任苏浙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贺敏学先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四纵队第十二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副军长等职,参加了豫东、济南、淮南、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 年月,渡江战役发起前夕,时任三野第二十七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的贺敏学,在一次渡江作战会议上提出派一个营先行过江侦察,以确保渡江战役全胜的方案 ,最后得到陈毅批准。月日时,贺敏学协助军长聂凤智,指挥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三连第五班“渡江第一船”,在安徽省无为县的鲁港和荻港之间首先突破长江天堑 ,在夏家湖附近登上南岸。我军经过个多小时的激战,突破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军的防线,全歼国民党军一个团,并在荻港重创守敌一个团,共歼敌余人 ,为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战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贺敏学任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年,全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夕,中央决定,在各大区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组建建筑工程部,同时决定从全国范围抽调个正规师转业为建筑工程部队。贺敏学奉命率领华东部队的个师进驻上海,由他担任华东建筑工程部队司令员,承担上海市的基本建设任务。不久,他又任华东建设工程部副部长。年,华东建设工程部更名为华东建筑工程局,贺敏学任局长。他在上海创建了第一所建筑工程学校。在组建工程队伍后,他又向中央汇报并提出改造上海棚户区和建设工人住宅小区的意见。在得到中央批准后,他抽一部分工程兵作为骨干,再吸收一些社会上的失业建筑工人共万多人,在上海各区建起多万平方米的工人住宅,使万户工人住上了新居,谱写了上海城市住宅建设新的一页。 到年底,华东建工局直属的建筑队伍已发展到万多人,具备了承建工业建筑的能力,并勇敢地承担了当时上海最大的工程——建筑面积达万多平方米的中苏友好大厦,由贺敏学亲自担任大厦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该工程被国家评为优质工程,在中国建筑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从年到年短短的三年中,上海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支强大的以工程部队为主体的施工队伍崭露头角。工人新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区,个飞机场被改建投入使用,上钢一厂建成投产,闵行三六工厂兴建等等,在这些工程中都留下了贺敏学的足迹。至今上海人民仍怀念贺敏学司令员,亲切地称呼他是上海建筑业的创始人。年中央决定将中央人民政府建工部的西安工程管理局与华东建筑工程局合并组建为西北工程管理局,调贺敏学去负责组建,以承担我国西部国防工业的建设。到年,西北工程总局在贺敏学的领导下,胜利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飞机、坦克等四个 “命根子”建设项目,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年,中央对经济建设作了战略性的调整。同年月,中央建工部党组为贯彻成都会议 “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决定”的精神,决定将中央直属的建筑企业下放,以发挥地方积极性,适应全党办工业、工业建设 “遍地开花”的新情况。为此建工部决定,将贺敏学为首的万建筑大军调往各地。当时,由于台海两岸正处于对峙和激烈炮战之际,中央就调贺敏学率西北三公司一支力量南下福建。他接受任务后,斗志昂扬地奔赴炮火纷飞的福建前线,出任福建省副省长,先后兼任过省建委、计委、计经委领导工作。 贺敏学按照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的指示,“不怕打破坛坛罐罐,要保卫祖国,建设福建,尽快结束福建工业落后的状况”,于同年月会同企业主管部门赴三明公社 (即现在的三明市),为三明钢铁厂、三明焦化厂、三明化工机械厂等大中型工业群体选址定点,着手组织施工前期工作。他不顾年老力衰,白天下现场,晚上开会研究,连续干了天,为福建省新的工业基地,奠定了基础。三明,终于建成为福建省的重工业基地。 贺敏学为中国革命事业兢兢业业工作、奋斗了年。他平凡朴实,诚挚可亲,从不居功自傲。他长期身居领导岗位,为政清廉,艰苦朴素。全国解放后,人们只看到他做过套新衣,一直住在简朴的居民房里,用的也是公家配给的、老旧的家具。他离开人世之后,家里毫无积蓄。可是,他生前对待部下和井冈山的来客,却是关怀备至,倾囊相助。他不但以革命情怀关爱子女,更以深厚的革命感情收养烈士后代,他还总是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把革命的后代培养成材。他多次身负重伤,次身陷敌手,但依然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革命者的气节,同敌人展开了机智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当中,他遭受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身处逆境,但对党、对党的事业始终忠贞不渝。 粉碎 “四人帮”以后,他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年月日,贺敏学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岁。 (编辑 :徐锦龙 )

知识出处

福建新四军人物传 下卷

《福建新四军人物传 下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83名新四军老战士的战斗历史,他们都是当年参加新四军,离休或终老在福建的正军职和省、部级以上的干部,以及长期在福建工作的新四军老战士中英雄模范和著名文化、妇女工作者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