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火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610
人物姓名: 陈火把
人物异名: 原名:陈荣星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215.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9年9月10日
国别: 中国
籍贯: 南安县石井镇苏内村
非亲属: 黄竹禄;林金榜

传略

陈火把,原名陈荣星,生于1919年9月10日,南安县石井镇苏内村人。父亲是私塾先生。火把从小跟父亲学《三字经》、《千字文》,接受启蒙教育。家庭的教育使他对学习文化知识深感兴趣,读书十分用功。 火把10岁进入小学念书。因与同班同学相比,他的年纪显得大些,常受同学讥笑。对此,他不但不气馁,反而以此自勉,更勤奋地学习。 1933年,火把小学毕业,因家庭困难,无法继续升学,便在家里从事农耕。他没有放弃自学,农闲时,还跟他父亲学古文,学识大有长进。后来,因本村缺少师资,他被聘帮助教了两年书。 1939年,火把继续升学,到内迁官桥岭兜的养正中学就读。火把家庭贫困,无法在学校寄宿开膳,每星期都要来回跑百十华里,从家里挑杂粮到学校寄膳,生活非常艰苦。在校期间,他在共产党员林松龄、邓家梁和同班同学郑成竹等人的影响和帮助下,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探索革命真理,逐渐明白了革命的道理。当时学校由兰守仁老师领导组织了时事研究会,出版《微波》壁报,宣传抗日救国。火把负责写时事短评,同时研讨国际间外交政策的变化动态。通过这些结合实际的学术研究和锻炼,他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都有很大的提高,对共产党的性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40年6月,由许东汉、郑成竹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冬,火把从养正中学毕业后失业在家。翌年2月,他结了婚。当时村里的保长看到火把回来了,便要抓他当壮丁。为了逃避壮丁,他不得已跑到同安县国民党的乡公所去当了3年差,后又回家乡当教员。这期间,共产党组织转入隐蔽斗争,他与许东汉经常取得联系。 1946年12月,火把与黄竹禄、林金榜恢复联系后,便积极投入工作和学习。半年后,他开辟了延平、水头、大盈及同安县的民安、公安等5个乡镇的群众工作。同时,协助黄竹禄到同安恢复党组织关系。 1947年5月10日,泉州中心县委组织发动攻打安海时,火把与其他同志积极响应,发动两个党支部组织的18人,于深夜到南(安)同(安)交界的小盈岭,破坏敌人的电讯设施。此次行动,被敌人探悉,他色彩暴露,被迫离家专职从事革命工作。8月,泉州中心县委任命火把为中共南同边区区委书记。9月,上级派王朝阳、王水法两人协助工作。火把与他们一起,发动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扩大了工作范围。在工作中,火把不仅善于团结同志共同工作,而且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水平;他善于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三大优良作风;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改造自己。他说,如不这样做,就会被革命洪流抛弃。他对党的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948年5月22日,火把下乡工作,在途经石井院前村附近时被敌发现,不幸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企图逼出口供,但他坚贞不屈。在狱中他向难友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革命真理,同时,与外面的同志秘密联系,准备配合劫狱。随后,他向组织报告监狱的地址及周围群众关系等详情,但在送出这些情报时,不慎落入敌手。敌人给他扣上双付手铐,加派数10名敌兵和两挺机枪严加防范。接着,又把他从南安县监狱转押去晋江安海监狱。同年9月17日,他被敌人押至南安水头镇附近的鸡笼山下杀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29岁。 为纪念和发扬陈火把烈士对党忠贞不屈、为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1949年5月,中共晋南同县工委将原南同边区命名为“火把区”。陈火把同志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