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都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607
人物姓名: 刘廷都
人物异名: 化名:刘国华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194.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22年9月2日
卒年: 1946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晋江东石镇塔头村
亲属: 刘唐仕;阿极

传略

刘廷都,化名刘国华,1922年9月2日出生于晋江东石镇塔头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刘唐仕,母亲阿极,有两弟一妹。父亲除从事农业外,因有一手加工面线、修琢石磨的技术,还经营一座小磨房,此外,饲养骡马,以增加一些副业收入,维持全家生活。 1936年,共产党员朱汉膺、何邦基等人先后来到塔头村中山小学任教,与中共晋南县委书记黄国英接上关系,把革命的种子播种在这一地区。以后李刚、许运伙等党的领导干部也到过塔头村开展革命活动,使得这里成为泉州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据点之一。刘廷都这时正在中山小学读书。他聪明好学,进步较快,和刘国良、刘长华等成为学生中的骨干,受到了党组织的重点培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山小学以朱汉膺、何邦基等几位教师为首,组织了抗敌后援会,并成立了一支抗日巡回宣传队,经常到晋江沿海以及惠安县的一些地方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刘廷都以校友的身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培养下,通过实际行动的锻炼,逐步成为有志于革命的青年。1939年7月,经李刚、许运伙介绍,刘廷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峥嵘岁月。 当时,地下党组织的同志经常到塔头村的中山小学聚会、研究工作。在学校领薪水的只有何邦基和朱汉膺,收入有限,要供应来往同志的生活开支,有一定的困难。刘廷都了解了这一情况,即瞒着父亲,把他家的日用品和磨房里的小麦、面粉拿到学校里来,供应来往同志食用。他克服家庭生产、生活的压力,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他广泛地和村里青年接触,对他们进行革命教育,物色培养建党对象。不久,经他介绍,刘维长、刘廷如等人先后被吸收入党。刘廷都为人坦率忠诚,善于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受到同伴的尊重。 1941年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许运伙主持成立中共沿海区委,刘廷都任组织委员。之后,他进一步在沿海发动群众,布置塔头党支部的党员,分头通过亲友关系,在附近村庄发展可靠的基本群众,扩大革命力量。1943年,他被任命为中共沿海区特派员兼塔头村党支部书记,负责领导塔头、吕宅、港塔、科任4个党支部,他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了。为此,他完全脱离生产,从事革命工作。 这期间,刘廷都已被国民党顽固派列入黑名单,军警侦探随时都在监视他的活动。驻金井、安海、东石的国民党暗查队,数次到塔头村包围抄家,由于刘廷都处于群众的保护下,安全隐蔽,军警始终找不到他的踪迹。最后,当局竟将他父亲捉拿入狱,使老人备受折磨,出狱后带回一身疾病,衰老不堪。 是年冬,刘廷都到内坑后山村隐蔽,时常通过讲革命故事对同志们进行启发教育,赢得同志们的敬重。此后的一年间,他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和许远目、陈相镖等武工队员一起,配合后山党支部进行多次攻打顽固派的武装斗争,卓有成效地袭击了国民党晋江县政府田粮处设在东宅村的粮仓,缴获由保甲长横征暴敛而集中来的大量法币,充作革命经费;还袭击安海保长的住宅,收缴国民党接兵部队的短枪一支。刘廷都这种不以领导自居,深入群众参加实际斗争的工作作风,是难能可贵的,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战士的优秀品质。在这段期间,刘廷都还根据党组织决定;秘密回塔头村,动员刘廷竹、刘廷庆、刘长来等脱离生产参加革命,还培养了刘基固、刘声点等一批党员骨干。 1944年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的部队再次向福建地下党组织发动“清剿”。中共福建省委发出指示:广泛发动群众,打通交通线,建立革命据点,粉碎顽固派的进攻。泉州党组织即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指示,布置组织筹款斗争,解决经费等问题。刘廷都为了完成党的任务,不辞劳苦往返做工作,与当时任港塔保长的地下党员林功彪策划,把田赋款送给地下党组织机关。 1945年4月,泉州中心县委在安海十九间召开干部会议,成立中共晋江县工委,书记为郑家玄,组织为王经贤,刘廷都任宣传委员,参与晋江县工委的领导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撕毁“双十协定”,出兵向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刘廷都到各地宣传揭发反动政府的丑恶面目,布置大家发动群众,准备开展武装斗争。 当时泉州中心县委书记侯如海没有根据斗争的实际,从单纯经济观点出发,以组织名义决定,草率地布置了“五·一”武装筹款斗争。其时在沿海工作团的刘廷都等人,配合泉州中心县委的武工队参加行动。1946年5月1日,在武装筹款行动中,武工队长陈相镖,安海区委人员陈幼时、林拱震当场牺牲,刘廷都、刘长来被捕,并被押禁在泉州开元寺内的国民党保安第九团团部。经过刑讯,敌人发现刘廷都(刑讯中化名刘国华)、刘长来的政治色彩,即将他转移到泉州监牢。 党组织和家属得悉刘廷都和刘长来被捕后,多方设法营救。但因坏人告密,并当场指证,敌人得知刘国华即是已被侦缉的刘廷都时,如获至宝,特派专员罗尔詹多次参加审讯。在刑庭上,刘廷都当众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日寇才投降,你们就拿起屠刀,迫害自己的同胞,你们的良心何在?”他还当场痛斥向敌人告密作证的刘国伟人面兽心、谋财害命的丑恶行径,使刘国伟原形毕露,狼狈不堪。 自此以后,刘廷都惨遭敌人多次惨无人道的酷刑,灌水、夹棍、吊打、电刑,甚至烙刑,以致全身伤痕累累,数度昏死过去。然而敌人始终不能从他口中得到一句口供。在牢房中,他谆谆地嘱咐难友刘长来说:“我们要坚持下去,不能害人,你把一切都推到我身上,就说是我叫你来参加的。”狱中的难友们无不被他的坚贞不屈的意志所感动。酷刑失效后,反动派又施以利诱的伎俩,刘廷都回答道:“我不会违背良心。人总要死一次,死没有什么,但要我提供材料,都是梦想!”敌人的阴谋又彻底破产了。 这年6月18日,刘廷都和刘长来被敌人秘密押到泉州东门外。途中,他们一边忍受敌人的毒打,一边高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他被活埋时,面不改色,从容就义,时年仅25岁。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