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602
人物姓名: 陈村生
人物异名: 原名:著祖;化名:平波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176.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7年
卒年: 1945年
籍贯: 晋江县深沪镇溪西乡

传略

陈村生陈村生,原名著祖,化名平波,1917年诞生于晋江县深沪镇溪西乡。父亲是个知识分子,母亲早逝。陈村生自幼就在严父的督导下成长,形成沉着忍耐、倔强反抗的性格。 陈村生从小聪明勤奋,在该村小学读书,一直保持优等成绩。他爱好画画,所作图画得到老师好评。 1932年,陈村生离开家乡,侨居菲律宾,先后在洲仔岸新益昌杂货店、金吉银楼当伙夫,建华布店货仓当运货苦力。生活虽然穷苦,但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劳累的工作之余,他坚持上英文夜校,学英文簿记及翻译;还坚持举重、健身术、游泳等体育活动,炼就健壮的体魄。其后他又转到王城内月光餐馆当招待员。 1939年,陈村生参加餐馆工会工作。由于他积极能干,责任心强,得到餐馆工友的爱戴,被选为餐馆工会秘书长,兼任劳联会(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执委。为反对不合理制度,他领导餐馆工人罢工,结果被老板开除。几经辗转后,他到一家镜具店任绘图工。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菲律宾。陈村生参加了劳联会组织的疏散难侨工作,带领大批难侨向中吕宋疏散,顺利地完成了任务。1942年,他回到马尼拉市,参加创建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简称“抗反”),被选为常务委员。为了开展抗日反奸工作,他曾化名平波,不畏艰苦恶劣的斗争环境到处奔波,从马尼拉到中吕宋、南吕宋、米骨等地,建立起广泛的抗日反奸地下组织网,成为一位出色的抗日反奸地下工作领导者。陈村生还不断地动员广大华侨从精神上、物质上支援菲律宾华侨抗日支队(简称“华支”)。当“华支”从中吕宋南征到达南吕宋时,他领导南吕宋的华侨群众为“华支”解决了重病号的安置问题,并且动员了很多南吕宋的华侨加入了“华支”。 1943年,抗日战争形势日趋严峻。在武装斗争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陈村生离开“抗反”,参加了“华支”,在“华支”总队部工作,并直接领导扩编“华支”马尼拉市内队伍的工作。 1944年冬,因“华支”南吕宋大队急需扩大,为解决部队中的骄傲自满倾向,以及与美菲友军没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华支”总部决定选派陈村生前往该大队任政治指导员,对部队进行扩编整训,以克服骄傲情绪,加强与美菲友军的联系。在陈村生的努力下,经过整训和扩编后的“华支”南吕宋大队,纪律严明,坚强善战。1945年初美军登陆吕宋岛后,陈村生率领南吕宋大队与美菲友军转战南吕宋,所向披靡,先后解放了仙沓古律示及其它10余社镇。“华支”威名大振,南吕宋大队成为“华支”中的英雄队伍。 2月底,陈村生为让南吕宋大队与总部取得联系,不顾危险,只身穿过游击区、半解放区到达马尼拉市。“华支”总部以陈村生战绩辉煌,升任他为“华支”参谋长,并负责代表总部与美军第11空运师接洽。这以后,陈村生亲自带领“华支”第三大队转战于甲美地、描东牙示、内湖、地耶拔等地。他身先士卒,屡建殊功,获得全体指战员的信赖,也获得美军当局的嘉誉。 4月,陈村生领导“华支”第三大队在地亚拔省、内湖省及描东牙示省交界的地区,与美军第11空运师炮兵团第57营配合作战。25日下午,他率队同美军一起在爹旺山区搜索残敌。时至当天夜里11点,在回营途中,与敌人遭遇,随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斗中陈村生冲锋在前,不幸中弹阵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牺牲时年28岁。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