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霸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598
人物姓名: 叶文霸
人物异名: 又名:叶长青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157.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21年
卒年: 1943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安溪县参内村
亲属: 叶元霄;黄裳
非亲属: 王毅林

传略

叶文霸,又名叶长青,1921年生于缅甸仰光。他自幼在旅居国读书,稍长,即帮忙父母经营生意。其父叶元霄,原籍安溪县参内村,青年时代往厦门经营小本生意。后旅居缅甸,在仰光谋生,与侨居该地的黄裳结婚,生有4个儿子,文霸排行第三。叶元霄苦心经营,经济上颇有积累,本可在国外发财致富,但海外华侨素有“富贵不离祖”的传统观念,而且从亲身的经历中,深切地体会到海外游子生活的艰辛。在文霸15岁那年,叶元霄毅然携眷回到厦门,购置房子,准备定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其时,日本侵略者兵舰游戈东南沿海,觊觎厦门,形势十分危急。叶元霄只好带着妻儿离开厦门,回到祖籍安溪参内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民党顽固派采取不抵抗政策,并蓄意挑起内战,国内外各界人士对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议论纷纷。文霸是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与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一颗心在震颤。严酷的现实教育他,使他认识到,中国人要不做亡国奴,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侵略者,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 文霸一家与乡邻相比,算得上是比较富有的,但他没有半点富家子弟习气。他十分勤劳,见亲邻干活总主动帮忙,拉磨、舂米,样样活计都干。他最关心和乐意帮助村里的穷苦人,其堂伯、堂母早逝,遗下年幼的叶玉兰、叶锦章姐弟俩,文霸就劝说父母把他俩接到家中抚养。一个叶姓老婶家境困难,无人赡养,缺衣少食。文霸十分同情这位孤寡的老人,经常把她请到家里,弄好吃的让她吃。村中父老无不称赞文霸是个关心穷人的好青年。 文霸天资聪颖,性情温和,待人热情开朗,处事则刚毅稳重。为寻求救国真理,文霸进当时内迁安溪的集美学校读书。其时闽南党组织派侯如海、洪遂明等在校内活动,在学生中组织“抗日同盟”,团结教育进步青年,通过介绍阅读《共产党宣言》、《西行漫记》、《大众哲学》、《十年来的中国共产党》等进步书籍,引导青年认识马列主义,从而参加革命。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文霸爱国思想进一步升华,他与同班进步同学李友梅、刘观祥、陈焕瑞等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于1940年秋由侯如海、陈忠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他才18岁。翌年2月,闽南党组织在集美建立党支部。同年7月,泉州中心县委派李友梅带领叶文霸、陈焕瑞到晋江开辟新区。他们在晋江科任村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党支部,叶文霸担任了支部宣委(书记李友梅、组委陈焕瑞)。这一时期,文霸毅然辍学,离开了集美中学,专门从事革命工作。但他与洪遂明、刘观祥等仍然经常往来,互相传递革命信息并研究革命理论。如对胡适的“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学问,什么马克思、牛克思……”的谬论,他们曾进行批判,以鲜明的态度,表示愤慨。对革命理论问题的探讨,更坚定了他的革命立场。 1943年3月,中共闽南特委决定全面贯彻“隐蔽精干”的方针,实行特派员制。泉州党组织的特派员侯如海把泉州地区划为晋江沿海、安海、惠安、安(溪)南(安)4个领导区域。叶文霸为安(溪)南(安)区特派员(政治交通员),毅然地担负起组织交给的任务。他经常爬山涉水,往返于晋江、南安以及安溪的参内、仙苑、龙门、科名等地;还与集美学校地下党员洪遂明密切配合,利用学校图书馆为阵地,向学生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和活动;经常风尘扑扑,日夜行程一两百里,一到达目的地,顾不上休息,便立即传达党的指示,与同志们交谈,了解情况;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回驻地。不管是晴天雨天,还是白天黑夜,党交给的任务,他非要按时完成不可。 叶文霸投身革命后,他家便成为地下党组织的交通联络点。叶父是位爱国归侨,同情、支持革命,待人和气,许多革命同志都喜欢同他接近。革命同志来了,都像回到了家一样,在叶家食宿。当时,侯如海、李友梅、陈焕瑞、刘规祥等都到过他家,都得到叶家的热情接待。 在艰难的斗争环境中,叶文霸十分关心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1941年10月,经过考察培养,他在内迁诗山的集美学校高中部吸收王毅林(王孔雀)入党。1943年4月,他又与李淑英一起在南安九都道潭发展4名农民船工入党,先后帮助成立并领导中共集美高中17组支部、码头高山支部、九都道潭支部(后分设为两个支部)。同时,他还在家乡参山小学吸收叶信生、叶金瑞入党。他经常教育新党员要加强政治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引导穷苦民众投身革命。由于他积极开展工作,南安地区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 1943年8月4日晚,叶文霸与洪遂明一起吸收周虎(周杰、周华豪)入党,并在洪后房举行入党宣誓。次日,文霸执行传送党的机要文件的任务,从安溪县城西街步行到祥云渡时,突然发现缉私盐警设卡搜查过路行人,他被拦住了。他身上携带毛主席起草的《质问国民党》电文稿和周虎入党志愿书。此时脱身已不可能,情况非常紧急,文霸急中生智,把文件和志愿书揉成纸团,往嘴里塞,准备吞入腹中,以免落入敌人之手。警察见状猛扑过来,用手紧紧卡住文霸的喉头,把纸团从他嘴里抠出来。敌人如获至宝,当场逮捕了叶文霸,把他送往安溪县国民党警察局,投入监狱。在狱中,文霸受尽各种刑罚。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为保守党的机密,保护革命同志的安全,他巧妙地同敌人周旋,把盖有周虎指纹的入党志愿书说成是自己的入党志愿书,说周虎就是自己的化名。他坚贞不屈,同敌人展开斗争,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 在安溪关押一个多月后,文霸被作为政治犯押解三元县(三明)梅列政治犯集中营。国民党顽固派妄图从叶文霸口中得到共产党在闽南地区的组织及活动情况,继续在他身上狠下毒手,对其施行惨无人道的酷刑,给他灌人尿拌糠灰,待腹中胀饱时,再用竹杆、木棍硬压。文霸虽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面对死神,矢志不渝,采取各种斗争策略,甚至装疯以拒绝审讯。顽固派意识到他们那一套法西斯刑罚丝毫无法动摇一个共产党员的意志,便疯狂地下了毒手,在一个凄风悲号的黑夜里,把他秘密杀害了。文霸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23岁。 叶文霸烈士短促的一生,是忘我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是一位忠于革命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年轻的华侨子弟,他为劳动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独立、自由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了让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赤胆忠心的烈士,解放后,安溪县人民政府在他的家乡参内村土舟崙修建了烈士墓,让烈士的英雄业迹永载史册,烈士的精神代代相传!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