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592
人物姓名: 吴永乐
人物异名: 字:慎授;化名:长头毛颜;阿严;阿岩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120.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6年2月9日
卒年: 1945年
籍贯: 晋江安海镇
亲属: 吴清河

传略

一 吴永乐,字慎授,化名长头毛颜、阿严、阿岩,1916年2月9日出生于晋江安海镇的一个商人家庭。8岁进安海西湖境私塾读书,12岁到俭德小学插班,学业成绩良好,深得教师赞扬。1931年,吴永乐高小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被送到长发布店及荣源布店当学徒。从此,他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 在这期间,吴永乐和曾在瑞德杉行做工的木匠、中共党员颜期权接触,两人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成为要好的朋友。在颜期权的影响下,吴永乐参加了共青团组织,不久转为中共党员。他跟着颜期权搞青运和工运,开始了革命生涯。 1932年,吴永乐和邻近店铺中的青年工人广泛交朋友,首先结识了水果工人陈友谦,联系了在俭德小学读书时的同学吴温图、杨增仁等,并以这些人为核心组织了店员工会。他们除经常在寨埔、凤山等处秘密集会外,每逢革命纪念日,还分头出去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不久,店员工会加入抗日的公开组织反帝大同盟,并在该组织中起骨干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吴永乐于1933年发展了陈友谦等一批店员参加了共青团组织。是年夏天,他在安海飞钱里主持召开团员大会,出席会议的团员有10多人。此后,他们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谈工作情况、社会动态,从而提高团员的政治思想觉悟。 在此后的一二年中,吴永乐发动青年团员和工人积极分子,组织抗捐团,深入到加塘、东村等农村,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抗捐抗税。他还担任民族武装自卫宣传队第16队队长,到南安县的水头、朴里、溪尾、上林和晋江县的壳厝、曾庄、西溪寨、桐林等地宣传,向群众详细地讲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以及日货在我国倾销、破坏民族工业的事实,号召大家抵制日货,起来抗日。 二 1933年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唐言福和李德到南安岭兜内寮田芷召开晋南党代会,成立了中共晋南县委,吴永乐被选为县委委员,并任共青团晋南县委书记。从此以后,他辞去藉以谋生的店员工作,专心致志地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他除了在安海附近开展活动外,还化名长头毛颜深入到内坑乡的欧厝、白垵、砌坑、葛洲等村,积极组建儿童团,发展共青团员,为发动群众展开革命斗争做了大量工作。 这年秋,吴永乐以教师身份到内坑的欧厝村创办学校,协助欧厝党支部开展工作。他一方面在校内传播革命思想,教唱红色歌曲,组织儿童团,一方面和党支部成员挨家逐户找贫苦农民谈心,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了农会,成立了赤卫队,把欧厝村建成比较巩固的革命基点村。在这段时间内,他主要负责共青团工作,经常和颜期权、吴烟腾等联系,到白垵、砌坑、葛洲一带活动。 1934年,晋南地区的敌我斗争十分尖锐,敌人布置了犬批鹰犬,四处窥伺共产党的活动。南安官桥境内的一片寺,就有一个充当国民党特务、专门向反动派通风报信的和尚。为了拔除这颗钉子,4月间,吴永乐和中共官桥区委书记尤大斧、砌坑村赤卫队长尤芳枫等组织了10多名精干的赤卫队员,袭击了一片寺;他和尤芳枫先后开枪,击毙了这个特务分子。1934年夏,晋南县委专门召集会议,传达贯彻厦门中心市委关于“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发展组织,建立武装”的指示。会后,吴永乐赶回安海,立即邀集了五六十个革命群众,在西埭杂草丛中召开武装斗争誓师会,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并动员献交武器,开展武装斗争。同年8月,吴永乐、颜期权和尤大斧、王美、尤小芳等人多次组织赤卫队员,四处破坏敌人的交通电讯设施,先后烧掉了白垵桥、沉桥、跷脚桥,砍掉电杆,割断电线,紧密配合安南永红二支队的武装斗争。 1935年9月20日,国民党反动派调动一支200多人的军队,分3路包围游击根据地岭兜,被捕的地下党干部和群众达108人。其时,吴永乐正患着疾病,留宿在杨行村,由革命群众张克西搀扶他和另外一个女同志避到山上的一个石洞里。当夜,吴永乐绕过敌人的封锁线,转移到安海家中养病。10月,岭兜又受到敌人两次“围剿”,尤大斧、王美、尤灵波、尤小芳等领导骨干相继牺牲,县委成员也分散隐蔽,晋南一带的革命斗争处于低潮。在此情况下,吴永乐不得不离开晋南革命根据地,以避开敌人的追捕。 三 在堂兄吴清河的帮助下,吴永乐辗转到漳州,来到从事运输业的长兄吴清连处。 1936年春,在漳州的泉州汽车运输公司的同行组织了龙(岩)连(城)(长)汀汽车运输公司,吴永乐即随同长兄吴清连至龙岩。在那里,他很快地和党组织接上关系,在魏金水、吴作球等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吴永乐在曾德文的协助下,组织了汽车工会,任工会常务干事,后任工会主席。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布置工会骨干分头收集敌军情报,并及时利用汽车运输之便,由驾驶员把情报送到革命根据地白土村。 “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吴永乐在龙连汀汽车运输公司组织了“协进社”,以此为阵地,团结进步青年,学习进步书刊,宣传抗日。同时还组成抗敌剧团,到公园演出,动员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一致对敌。 1937年间,龙连汀汽车运输公司内的8名共产党员成立了秘密党支部,由吴永乐任支部书记。其间,魏金水、吴作球曾亲临参加党支部会议,并作了“关于民族统一战线”的报告。这个支部的成立,对龙岩地区党组织保持和上级的联系,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11月金门失陷后,运输业务十分萧条,公司的二三百名职工的工资发不出去,公司的经理准备裁减人员。在当时,谁若在被裁之列,生活立即就陷于困境。吴永乐为了维护工人利益,出面和资本家进行谈判,提出公司职工不分职位,一律平均发给生活费6元,共同度过难关的建议。在广大职工的一致支持下,公司不得不放弃裁员方案,接受吴永乐提出的办法。 1938年春,新四军第二支队准备北上抗日,需要一批驾驶人员,党组织指示吴永乐发动可靠的汽车司机参军,跟随二支队北上。吴永乐在职工中富有威信,经过他的努力,曾德文、倪镇山、黄礼源、颜再生等10位司机报名参加了新四军。 就在这段时间里,龙岩各界组织了抗敌后援会,用募捐义卖形式筹集资金,支援抗战部队。吴永乐曾拿出100块光洋买了一张《闽西报》。他的爱国热情轰动了龙岩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却引起了国民党当局对他的怀疑,并阴谋对他施以迫害。当龙岩党组织掌握了这个情况后,由闽粤赣边党委把他从龙岩调到闽南地区工作。 四 1937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闽南党组织的力量遭受严重的损失。云霄、诏安、平和的国民党县保安队(自卫队)分别在水晶坪(云霄)、公田(诏安)、仙人石(平和)驻军。他们疯狂地捕杀乌山地区的共产党员,凶狠地摧残革命老根据地,斗争环境极其险恶。 吴永乐离开龙岩后,即用阿岩的化名,在云霄、漳浦一带活动。他很快在群众中扎下了根。他信任群众,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1939年,吴永乐接任中共云(霄)(平)和诏(安)县工委书记。当时,县工委没有固定的地址,只在乌山一带活动,斗争的环境是很复杂的。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吴永乐执行党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翻山越岭,利用夜间活动,在云和诏地区流动联系,做好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他刻苦耐劳的生活习惯和和蔼可亲的工作作风,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1940年秋,吴永乐带回了一个10人左右的武装班,在金溪、进水、公田一带活动。11月,已近寒冬,武装班驻在云霄的水晶坪附近,缺少被服。吴永乐独自一人,夜间走了20多里山路,赶到诏安的深山寨找到县工委委员陈文平,要陈文平设法弄到油布、被服、面盆、牙杯等生活用品支援武装班。陈文平考虑到吴永乐的身体不好,还得带一大批东西回水晶坪,路上恐不安全,即召来了李仔坪的杀牛师傅张阿台,决定让张阿台护送吴永乐从偏僻小路绕过公田,返回水晶坪。张阿台当即表示,杀完牛后在家等候护送。 第二天,陈文平去火畬村筹集了一部份油布、被单、牙杯等日用品,派专人送到深山寨转给吴永乐。 就在这天晚上,张阿台回李仔坪后,向兄弟透露了吴永乐携带了一些物资,身上还有钢笔、卜克枪等值钱东西的消息。歹徒们见利忘义,顿生恶念。当张阿台带吴永乐到偏僻的水尾凹时,歹徒们乘吴永乐坐下来休息未加防范时,即用锄头柄击破他的头部,加以暗害,然后劫走财物。 党组织对吴永乐不明不白的死,进行了深入调查,终于在张阿台家中发现了烈士的遗物和油布、牙刷等东西,确定吴永乐是在李仔坪被谋害的。由于当时(1943年)条件不允许,没有处理。 1945年,闽西红军游击队配合闽南游击队消灭了公田的国民党顽军,革命形势好转。随即,党组织派出一支游击队伍到李仔坪,再次从凶手家中搜出烈士的钢笔等遗物。在物证面前,凶手无法抵赖,供出了作案的经过。游击队当场处决了张阿台等凶犯,为吴永乐讨回血债。 吴永乐的牺牲,是闽南党组织的一大损失。中共闽南特委为此发出通报,并在机关驻地召开追掉大会,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模范县委书记。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