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銮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585
人物姓名: 陈金銮
人物异名: 又名:陈耀銮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088.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2年4月19日
卒年: 1935年9月23日
籍贯: 安溪东溪深洋村
亲属: 陈孝言

传略

陈金銮,又名陈耀銮,1912年4月19日出生于安溪东溪深洋村的贫苦农家。父陈孝言,种田为生,曾在东溪振溪学校做校工,有4子5女,金銮排行第二,五女皆卖给人家做童养媳。金銮小时候生性好动,喜欢带领小孩做游戏,被称为“孩子头”。他从振溪学校毕业后,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升学,只好在家务农。 东溪是安溪较早爆发革命的地方,1929年夏初,这里就建立了党团支部。陈金銮在团组织的教育、帮助下,逐步懂得了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的道理,更加痛恨旧社会,积极地参加革命斗争。1932年,陈金銮由陈古风介绍加入共青团组织。 此后,陈金銮曾到东溪苏坑、金谷乌土等地组织农会、妇女会,发动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进行抗租、抗捐、抗税斗争,鼓励妇女反对封建压迫,争取自身解放。他的革命活动严重地冲击着当地顽固的封建势力。乌土土豪郑初、郑查四出活动,威胁、恐吓农会会员,要他们退出农会。为扫除革命障碍,反击封建势力的进攻,1933年春,受组织指派,陈金銮和一位游击队员一起,为民除害,在安溪芸美坚决镇压了反动土豪郑查,鼓舞了农民的斗志。 陈金銮具有高度的革命警惕性。1933年7月的一天,有个外地人路过东溪深洋。他见此人鬼鬼祟祟觉得十分可疑,便上前盘查。此人自称永春达埔人,是由厦门返达埔的。这时,他又示意身边的一位熟悉达埔情况的同志向那人查问达埔的情况。那人支支吾吾,答非所问。金銮看出了破绽,即行搜查,在其腋下搜出了一封密信,这才发现此人原来是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派往达埔联络“合剿”东溪的联络员。得此情报,金銮和其他领导同志立即组织群众,连夜撤往山上。第二天凌晨,果然有大批敌人前来“围剿”。可是,村子已是空的了,敌人一无所获。 1934年8月,陈金銮担任共青团安溪中心县委委员;1935年7月,任共青团安溪中心县委组织部长。他忠诚于党,把革命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亲人们看他年纪不小了,多次劝他结婚成家,他总是说:“革命成功再成家!” 即使在革命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他仍然充满胜利的信心,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如既往,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1935年夏,国民党政府加紧对安南永德革命根据地进行政治、军事“围剿”,一些革命基点村相继失守,有一些干部消极动摇。面对这种严峻局面,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提出“巩固组织,开辟新区”的方针,批评教育消极动摇的干部,决定红二支队分开行动,开展游击战争。7月,陈金銮等一批游击队员及县委干部,在红二支队长尹利东、副支队长沈玉泉率领下,挺进永春进行游击活动,遭到敌人前堵后截。8月下旬,沈玉泉惨遭叛徒陈表暗杀牺牲。陈金銮等8人与尹利东失去联系,在返回安溪途经永春圳古时,又遭叛徒陈表等带敌人袭击,当场被虏去6人,仅陈金銮等两人脱险。9月23日,陈金銮等两人辗转到达安溪与永春交界的磨石坑时,又遭遇范圳、范剑等叛徒和民团的袭击,陈金銮在战斗中不幸中弹昏了过去。然而当他一苏醒过来,又立即从地上爬起来,咬紧牙关,还击敌人,直至又连中数弹扑倒下去,壮烈牺牲。……残暴的叛徒陈传长最后竟斩下他的头颅,去向安南永3县壮丁联防总队长陈铁卿请功。 陈金銮牺牲前,陈铁卿曾企图通过陈金銮的父亲出面“规劝”陈金銮自新。陈金銮得讯后,十分气愤,说:“我决不自新!”“他们想杀我,说不定我要杀他们的头哩!”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革命到底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 陈金銮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安南永德人民的心间。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