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584
人物姓名: 沈玉泉
人物异名: 化名:老杨;马路杨;老庄;杨道平;羊同志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086.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0年
卒年: 1935年
籍贯: 福建省长汀

传略

沈玉泉(化名老杨、马路杨、老庄、杨道平、羊同志),1910年生。福建省长汀人,他当过建筑工人,后为军阀郭凤鸣部士兵,直至升任连长。1929年3月,红四军大败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击毙旅长郭凤鸣;继之,进占长汀县城。沈玉泉加入红军队伍。此后,他从闽西调到厦门,参加中共福建省委领导的1930年“5·25”劫狱和“7·25”攻打盐税局的斗争。惠安暴动前夕,他往惠安部署军事行动,而后调任莆田红军团长;1931年6月初,复调惠安,组建中共惠安县委,任书记,着手恢复惠安工作,建立游击队,开辟以三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同年9月;奉命调返厦门,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常委,负责职工部兼兵委。 1932年7月,沈玉泉调往漳州,任中共漳州市委书记;10月成立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任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1月,调回厦门中心市委负责职工工作。 1933年11月,沈玉泉被派往泉州工作。1934年5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为加强对泉州特支的领导,派沈玉泉任特支书记。7月,泉州特支并入晋南县委。夏秋间,沈玉泉调到安溪,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副支队长。 这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敌人加紧围攻安南永德红色区域和游击队。他们在采取“步步为营”的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搜罗叛徒,分化瓦解革命力量。为应付日益严重的时局,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于1935年7月7日召开紧急扩大会议,提出“巩固组织、开辟新区”的任务,决定把红二支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会后,沈玉泉随同红二支队长尹利东率领一支30多人的游击队,往永春、德化坚持游击战争。敌侦知“七·七”会议情况后,对游击队围追堵截,国民党军二十六旅还发布禁令,凡与游击队接触、报信及给予资助者,均“立处死刑”;设立所谓自新事务所,关押革命者家属;对游击队出没的山村,焚毁民居,强行移民并村。8月,敌人在达埔一带大肆烧杀抢掠,并强迫2000余民工砍伐山林,妄图使红军游击队无隐蔽之所。28日晚,沈玉泉在达埔的一条山沟里惨遭叛徒陈表(原游击队小队长)暗杀,牺牲时年仅25岁。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

相关专题

书记
职位
书记
职位
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