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秀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578
人物姓名: 张德秀
人物异名: 字:之英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057.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9年2月16日
卒年: 1934年9月
籍贯: 惠安县东南

传略

张德秀,字之英,1909年2月16日出生于惠安县东南境内一个弹丸小岛—獭窟岛上的西峰村(今惠安县张坂乡浮山村)。这里几乎没有耕地,村民靠从事海上运输和渔业为生,生活十分艰难,因而有的村民就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德秀的父亲是船老〓,哥哥则在厦门自谋生计。 张德秀家境贫寒,3岁丧母,与祖母一起生活。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家乡育化小学读书时,成绩很好。1921年祖母病故。父亲续娶时,他年仅15岁,便离乡背井,到石码(现龙海县)干杂工糊口。1926年到厦门,依然帮人打杂工,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其间,他还到台湾做过工。 苦难生活的磨练,使他的意志更加坚强,能吃苦耐劳,在繁重的劳动之余,还自学文化知识。他到厦门时,正值大革命时期,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陆续阅读一些有关社会科学书刊和革命文学作品,其中有鲁迅、郭沫若、茅盾、邹韬奋、巴金等人的著作,思想觉悟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北伐战争后期,厦门各行各业的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罗扬才是当时厦门总工会的负责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厦门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九”事变,对革命进行血腥镇压,罗扬才等许多革命志士先后被捕牺牲。严酷的事实教育了无数青年,张德秀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如梦初醒,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真面目。从此,他更加信仰共产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道路。 蒋介石镇压工农革命,残杀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的暴行,使张德秀原来想投奔广东黄埔军校、献身于疆场的愿望彻底破灭了。1928年,黄埔军校学生王济弱因病请假回到福建,由朋友介绍结识了张德秀,两人曾同住于同安马巷林明德(台湾人)医生家中达两个月之久。其间,张德秀对王济弱的思想影响很大。后来王济弱回忆说:“德秀对我畅谈世界形势和国内形势,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介绍我读了不少进步书籍,使我懂得革命道理。他知道我在黄埔军校,受到反动教育的影响,对蒋介石假革命的本质认识不清,就给我讲述蒋介石的反革命事实,列举蒋镇压革命的罪恶勾当。”“本来我想病愈后回黄埔继续学习,领取毕业证书,毕业后当个军官。由于张德秀对我的教育启发,给我指明方向,我决心不回军校,不要毕业证书了。可以这样说,认识张德秀,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王济弱在张德秀的启发教育下,不回军校,毅然前往南京,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德秀爱好活动,追求上进,交游甚广。他的朋友中,有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其中有报社记者、有出身黄埔军校大革命失败后不愿为国民党右派效劳而退役的军人、有在报上写进步文章的作者。他与老报人陈以专(又名伊村,同安人,早期厦大毕业生)的交谊尤深。德秀对记者工作很有兴趣,很想能够进报社当一名记者。他经常帮记者朋友搞日常采访活动,终于在1928年冬进入厦门《思明日报》当了一名外勤记者。而且经过短时间的实践锻炼,写作水平提高很快,充分显示出他的活动能力和才华。 1930年夏,德秀在厦门参加李文端、曾奕梅等发起组组的“普罗学社”。不久这个组织与厦门地下党组织发生关系,由学术团体而变为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其间,党组织源源不断地给学社提供了许多进步书刊,如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进一步退二步》等。德秀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主义著作,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张德秀是个活动分子,在学社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团结了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不久,“普罗学社”解散,其成员转入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组织。 1931年初,德秀赴上海,参加互济会工作,春夏间,由党组织派去沈阳,住在沈阳某中学教师家里,开展党的工作。不久,他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经受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严守一切机密,没有暴露与共产党组织的关系。“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时,关在牢里的一般囚犯被遣散,他才得以释放出狱。 德秀出狱之后,身无分文,只有一条破棉絮,面临着露宿街头、寒冷、饥饿的威胁。由于接不上组织关系,一切困难没有办法解决,他便成了叫化子,沿途乞讨度日,回到关内。到达天津后,他时常到港口等待,希望能寻找到从家乡来的船只和熟人,以便搭船南归。倒也幸运,竟有一艘同乡堂亲的货船被找到了。他乘船南下,回到家乡时已是1931年冬天。他在家还没有喘过:气,只呆了两三天,就又到厦门去寻找组织。接上关系后,仍以报社记者的公开身份为掩护,参加反帝大同盟的党团工作。不久,便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1931年底,受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委派,张德秀到晋南一带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党员,成立晋南临时特支,并任书记。由于他积极工作,晋南形势颇有进展,革命活动的范围逐步从安海扩大至东石、内坑、官桥、岭兜、水头、石井等地。他发动农民、工人、学生,组织了学生反日会、赤色工会、农民协会、妇女会和姐妹会,并注意吸收进步青年参加共青团组织,发展20多名青年团员,建立了6个团支部。其中最活跃的是儿童反日会组织,人数达600人。农会组织在一些地区也颇具规模,如莲河农民协会,参加组织的农民达150多人。此外,还有帆船贫民和码头工人的组织。 在这期间,特支领导群众反对苛捐杂税,抗租抗粮;反对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在农村组织剧团,演文明戏,宣传反日,反土豪劣绅;鼓动工人、学生开展罢工、罢课斗争。 德秀在安海活动期间,利用王济弱是“黄埔学生”的有利条件,经常住在王家(王住在安海大巷一号其岳母家)。他不仅说服王的妻子、妻弟同情支持革命,且对王的岳母很尊敬,连老人也被他所说服,由同情革命到支持革命。厦门中心市委与晋南特支的来往信件及宣传品,多数通过这里传达,来往的人员经常吃住在这里,王家成为党的一个地下交通站。这一家人为革命做了许多工作。 1933年2月,厦门中心市委被敌人破坏。在整顿和恢复组织过程中,组织上考虑到德秀在晋南工作有很大成绩,决定提拔他为中心市委执委,负责互济会党团工作,并报中央准备提升他为中心市委常委。其间,他在厦门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对文化界人士的工作成绩尤为突出。 1933年6月,厦门中心市委指派张德秀巡视泉州、晋南一带的工作,传达中心市委有关巩固组织,深入农村,开展抗税抗租运动,打乱敌人后方,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发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游击小组的指示。 这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纠集10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为了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德秀在晋南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斗争。他通过亲友关系借枪,组织武装游击小组,抵抗国民党征收捐税,并组织游击小组砍电杆、剪电线、挖公路、烧桥梁,破坏敌人的交通电讯,以扰乱敌人的后方,牵制敌人,减少对中央苏区和安南永德地区的压力。 这年,厦门中心市委筹备纪念“十月革命”的活动和迎接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选举活动。为此,晋南特支于9月在南安仙迹岩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有各群众组织代表参加的会议,以选举出席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到会的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抗日组织代表、农民代表、妇女代表100多人。大会由张德秀主持,会议通过议案,推选出王光庆等2人为出席全国苏维埃二次大会的代表。会后,德秀还写稿给厦门报纸发表大会消息,反动当局大为惊恐。 德秀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革命事业,甚至对个人生活、婚姻问题,也首先从革命利益着想,抱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他去东北之前,家里就为他订了婚。他在东北,曾写信给未婚妻解除婚约,说明他因生活奔波,不可能回乡结婚,要她另寻对象,不必为他误了终身。这不是他对未婚妻的摈弃,而是在实际斗争中难以如愿。他在晋南活动期间,曾在深坑当小学教员,同校一位女教师非常钟爱他,用种种方式去接近他,但为了革命的需要,他也予以婉言谢绝。 1933年11月,德秀在厦门暴露色彩,已站不住脚,为了他的安全,厦门中心市委调他到漳州游击区工作。开始,他在红三团,以后在五寨东楼。德秀在漳州游击区期间,曾多次回厦门向厦门中心市委汇报、请示工作。1934年9月,德秀等两位同志受漳州党组织的委派,来厦门向中心市委联系工作。他们途径漳浦地区时要过反动民团的警戒线,为了避开敌人,他们抄小路越过哨卡,却不料遇到了反动民团的巡逻队。德秀不幸被捕,走在后头的另一位同志发现敌情,机警地逃脱了。 德秀被捕时身上有一支短枪。他对敌人谎称:自己是厦门《思明日报》记者,到漳浦来采访新闻,为了路上安全而带枪。他还写信给其好友、《思明日报》老同事陈以专,要他立即去探监。接见时,他要求陈以专向报社通融,为他出具证明,保其出狱。陈以专虽曾设法营救,并向报社负责人提出要求,但由于张德秀已离报社多年,且得知德秀因身上带枪而被捕,报社负责人怕连累自己,不敢出具证明。结果张德秀被反动当局杀害,牺牲时年25岁。 德秀为革命事业献身,他的光辉业绩和英名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他的一生,正如曾同他一起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的一首献诗里所说的: 晋水波光映日晖,丹枫秾艳瘦风姿。 红心胜似石榴曼,铁翮犹挺海燕飞。 骏骥千腾鸣战斗,头颅一掷赋长归。 坟坛血荐英灵志,青史为君献一辞。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