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林语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南现代史人物录》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0653
人物姓名:
林语堂
人物异名:
又名:和乐;玉堂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0158.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895年
卒年:
1976年
籍贯:
福建漳州
传略
林语堂(1895~1976)又名和乐、玉堂,祖籍福建漳州,生 于平和坂仔,著名作家。1912年厦门寻源书院毕业,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清华学校任英文教员,为《新青年》写稿,初露锋芒。1919年秋回故乡结婚,携妻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又到德国耶拿、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1923年夏回国,被北大聘为教授。同时加入以鲁迅为首的“语丝派”,写了大量文章,支持学生运动。1926年5月,到厦大任文科主任,敦促校方聘鲁迅等来校任教。次年3月至武汉国民政府任外交部秘书。大革命失败后,专事创作与编辑刊物。曾创办《论语》半月刊等,形成独特的文学流派——“论语派”。因提倡幽默闲适文学,受到鲁迅等左联作家批评。 著有《吾国与吾民》,用英文介绍与评介中国国情与文化,对西方影响很大。1936年8月携家赴美旅居,此后因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而饮誉世界文坛。其英文著作《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重印达40版以上。一生中用中英文写的著作与翻译作品达57种,数千万字。抗战期间,曾热情宣传和支援救国运动。晚年思念闽南故乡,说:“少居漳州和坂仔之乡,高山峻岭,令人梦寐不忘”。1966年到台湾定居,著《无所不谈集》等。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和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76年病逝香港。
知识出处
《闽南现代史人物录》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闽南解放期间,在闽南这个大舞台上活动过的政治、军事、科技、艺术等各界著名正反面人物计513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