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沆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0380
人物姓名: 李沆
人物异名: 字:太初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405.pdf
籍贯: 洛州肥乡(今河南肥乡县)
亲属: 李丰官;李滔;李炳;李维;李师锡;李公谨

传略

李沆字太初,洛州肥乡(今河南肥乡县)人。他的曾祖李丰官居泰陵令,爷爷李滔,官居洛州团练使。 李沆年轻时勤奋好学•他的父亲李炳曾对人说:“这小子他日将能做宰相。”宋太祖太平兴国五年,李沆中进士,宋太祖很喜欢李沆的才能,又因为他家境贫寒,赐给他130万钱。宋太宗也很喜欢李沆,太宗曾说:“李沆风度端凝,真是贵人啊。”宋真宗时,真宗北征契丹,李沆留守京都,把京城管理得秩序井然。真宗讯问李沆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李沆回答说:“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为最先。”平素李沆对经常给皇帝打小报告的人特别感到厌恶。 李沆为宰相时,处心积虑地引导皇帝勤政忧民,他考虑问题既缜密,又长远,被时人称为圣相。 李沆平素对他的弟弟们非常友爱,他最喜欢弟弟李维,他们兄弟在一块时,从不议论朝政。李维有着很高的外交才能,北方契丹使者来朝,皇帝大多让李维出面和北使会谈。仁宗年间,契丹和北宋关系一度紧张,李维出使契丹,契丹主隆绪素重李维的诗名,命李维作《两朝悠久诗》,李维一气呵成,契丹主看了非常高兴,便没了绝盟之意。但因李维在其诗中自称小臣.遭到他人的攻击,后出京城到外地做官,卒于陈州。李维博学多才,年青时便以文章知名天下。他主修过《续通典》、《册府元龟》。李维喜欢奖励后进,喜欢写诗。他有二个儿子,即李师锡和李公谨,其事不详。(《宋史》卷282《李沆传》)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