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珽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0364
人物姓名: 李珽
人物异名: 字:公度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383.pdf
亲属: 李谷

传略

李珽字公度,其父李谷,在懿宗、僖宗朝曾任右谏议大夫。李珽有才学,又善诗赋,24岁中进士。在朱全忠与诸镇争斗中,被用为书记官,起草檄文,朱全忠为帝后,官至左谏议大夫兼宣徽副使。 李琪年十三即作诗赋极佳,晋公王铎怀疑其才,让他以“汉祖得三杰”为题作赋,李琪挥笔即成,赋的结尾是:“得士则昌,非贤罔共。龙头之友斯贵,鼎足之臣可重,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此确是精论与绝句。 李琪在唐昭宗时考中进士,朱全忠建后梁后,又中博学宏词,官至殿中侍御史、翰林学士、户部尚书、翰林承旨,为梁太祖朱全忠心腹。朱全忠末年,撰写《梁太祖实录》,历兵、礼、吏部侍郎,迁御史中丞,累擢尚书左丞、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李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被另一宰相萧顷借故攻击,而被罢相。 后唐庄宗李存勗掌权后,又以其名声大,用为吏部尚书;庄宗为帝的第三年秋天,国家闹水灾,经济困难,让各大臣上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李琪上书提出三点措施,其一,“量入以为出”;其二,“轻徭薄赋,不夺农时,进贤良,悦忠直”;其三,奖赏输粮给国家者。三点建议深得皇帝赞赏,拟任李琪为宰相,因庄宗被乱军杀死,李嗣源即位为明帝,明帝任李琪为御史大夫。后官至太子太傅,60岁时卒于家。其子李贞,仅为吏而矣。李琪文才高妙,又有政见,其所书诏令,被后人编为一书,称《金门集》,共10卷,传于后世,明代编《永乐大典》皆收之。(《新唐书》卷191 《忠义•李憕传》、《旧唐书》卷187《忠义•李燈传》、《新唐书》卷 177《李景让传》、《新五代史》卷24《梁书•李珽传》、《新五代史》 卷54《杂传•李琪传》、《旧五代史》卷58《唐书•李琪传》)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