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0348
人物姓名: 李泌
人物异名: 字:长源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367.pdf

传略

李泌字长源,李弼第三子李衍之玄孙,李密之族孙,自幼聪明,博览经史,精通易经,善属文,尤善诗,留有文集20卷。其一生历玄、肃、代、德四朝,其性放旷不羁,其才敏辩多谋,不愿随常妒而遭打击,竟潜遁名山为道士。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号召勤王,李泌自称山人,谒肃宗,不应官位而以散官为肃宗谋事,参议机要,权逾宰相。长安失守后,李泌建议,派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岀河东,肃宗率兵据扶风,牵制住各路叛军.使敌人往来于千里之间,疲于奔命,然后派建宁王李倓率军由长城与李光弼南北夹击,先捣毁安史集团的巢穴,再调集大军四合而攻之,可彻底平定安史叛军。李泌之策远见卓识,但肃宗庸碌无为,又为宦官李辅国和皇后张良娣左右,未听从李泌之高见。李泌遂恳求为道岀游衡山,肃宗赐其三品俸禄隐居衡山。 代宗在肃宗时本为广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对李泌之才十分了解.所以即位之初即召回李泌,用为翰林学士。但当时的宰相元载嫉妒李泌之才,未得重用。元载被诛杀后,宰相常兗又忌李泌,将李泌外放为官。德宗即位,想整肃藩镇,反而酿成了四王之乱,自己也被围困在奉天,亏李晟等相救才返回长安,但却从此不分忠奸,更加猜忌武臣。这时李泌被任命为宰相,他诱导德宗不要害功臣,他说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你害他们,上下左右都会感到怨恨,会失人心,会引起天下叛乱,如果诚心相待,李晟等人也就放心了。由于李泌摸透了德宗心态,又讲道理透彻,所以德宗欣然接受,可惜李泌为相不久即病死,但德宗仍按照李泌的方策处事,故德宗朝后期无甚大战事。 李泌的儿子李繁自幼聪明,有才名,但品性不好。户部尚书裴延龄窃财妄上,谏议大夫阳城上书弹劾,阳城委托李繁抄写弹劾稿,李繁竟将阳城弹劾状内容告知裴延龄,第二天上朝时,裴延龄先下手为强,向皇帝汇报,阳城上书递上后,皇帝不于理睬。翰林学士梁肃本是其父李泌之友,梁肃死,李繁竟乱其配偶,时人讥之。出为亳州刺史,在亳州任上,对劫财贼巧设机谋,大量杀戮,时遭议论,皇帝派监察御史舒元舆按问,舒与李繁本不和,于是奏李繁滥杀无辜,将李繁赐死。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