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六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0115
人物姓名: 陈六使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158.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897年6月
卒年: 1972年9月11日
籍贯: 福建省同安县仁德里集美乡
亲属: 陈文确;陈科斗;陈文章
非亲属: 陈嘉庚

传略

陈六使,1897年6月出生于同安县仁德里集美乡(今属厦门市集美区)一个渔民家庭,在兄弟7人中排行第六,故名。六使 5岁时父母因操劳过度,贫病交加而先后病逝。兄弟7人在兄长带领下艰辛度日,三兄文确和四兄科斗出洋谋生,文确和七弟文章曾在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免费读书。1916年,陈六使南渡抵达马来亚,在陈嘉庚谦益橡胶公司属下橡胶园做工。由于年轻干练, 吃苦耐劳,办事认真,得到陈嘉庚的赏识提拔,渐任要职。在谦益公司9年的工作实践,奠定了他对工厂企业经营管理的良好基础。1921年陈六使回乡完婚,婚后率众兄弟携家眷再次南渡定居新加坡,除四兄陈科斗自创建德号批局外,兄弟6人均在陈嘉庚所属公司工作。 1924年陈家兄弟以几年积蓄为资本合创联合橡胶公司,由七弟陈文章主持,请人任经理,但一年多即亏损大半,于是陈六使和三兄陈文确只好辞去在陈嘉庚公司的职务,将联合公司改组为 “益和树胶公司”,陈六使自任经理。 益和公司创办初期困难重重,又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经营很不顺利,但由于陈六使经营有方,益和公司终于跻身于新马十大树胶业行列。1938年,益和注册为有限公司,机构扩充,业务遍及马来亚,荷印(印尼)暹罗(泰国)及越南等地。日冠占领东南亚期间,益和树胶有限公司总行及设在各地分行都被迫停业,蒙受重大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陈六使迅速恢复公司业务,随着东南亚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益和公司与李光前的南益橡胶公司成为当地“执星马胶业牛耳的两家最大橡胶企业”。在这个时期陈六使先后创办的或合资经营的主要企业有: 协和树胶有限公司,亚洲联合企业公司,亚洲保险有限公司,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大石水泥有限公司,马来亚纸品厂,合众纸厂,陈永义私人有限公司等,他在这些公司中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此外,他曾任新加坡华侨银行董事,香港集友银行董事会主席等,在金融业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陈六使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华侨社团活动,成为华侨领袖人物。他积极支持陈嘉庚兴办厦门大学、集美学校及当地社团公益、文教事业。1933年陈嘉庚因企业经营陷于困境,向友好劝募集美学校经费,陈文确、陈六使兄弟认捐每月500元(国币)。 1936年陈嘉庚为厦门大学集资16万元,其中陈六使捐助5万元。 抗战爆发后,集美等地道日机轰炸。1939年,陈嘉庚发动南洋集美校友募捐200万元作为集美学校基金,陈六使委托上海华侨银行代购公债100万元捐助,其每年达61万元的利息作为集美学校基金。与此同时,陈六使对新加坡当地的社团兴办的文教慈善福利事业也作了不少贡献。1939年,中华总商会筹建中华大会堂及图书馆,所需资金20多万元,陈六使认捐了四分之一。他积极响应和配合陈嘉庚领导下的“南侨总会”所发动的各项抗日捐款援助祖国活动。以及新加坡民防工作。继1937年当选为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一职后,他又当选新加坡树胶商会主席,马来亚树胶总会主席。1941年,当选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1942年1月,新加坡即将沦陷,陈六使接受陈嘉庚建议,将巨款700万元汇存祖国,并交代“集美学校如需用,可以支取”。 2月日寇占领新加坡,陈六使暂避居印尼,后又返回新加坡,曾被日寇特高课逮捕道到毒打。 战后他在恢复商务的同时,立即开展中华总商会活动,积极协助恢复侨汇业、尽快解救国内抗日时期断汇的侨眷。1948年他再次当选为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1950年被选为中华总商会会长。陈六使任会长后,首先率领和团结广大华人社团开展争取华人合法公民权利的斗争。他曾带领华侨社团在飞机场举行一次示威游行,谴责英国政府在日占时期未能对人民加以保护反而逃之夭夭,致使当地人民道受巨大损失,同时并提出应给予人民的公民权利。1950年,陈六使与叶平玉、高德根等侨领代表中华总商会,与当地制宪委员会主席、英殖民当局代表林爵士商谈华人公民权问题,在谈判中他始终坚持立场,斗争达到目的,这一成就至今常为广大华人所津津乐道。 同年陈嘉庚回国,陈六使接任福建会馆主席。他积极发展会务、使之成为拥有数千万元产业的著名侨团,该馆属下的南侨女中、光华学校、爱同学校、崇福学校和道南学校,由陈六使任董事长,不断扩建新校舍,推动了华文教育进一步发展。1950年3 月,新加坡马来亚大学经费困难,陈六使向这所英文学校捐助30 万元新币。1951年,他发动福建会馆董事们捐助20万元给新加坡防痨医院。1953年1月16日,陈六使主持召开福建会馆理、监事联席会议。他分析南洋华文教育状况及其对华人前途的影响,提出创办一所华文大学的设想,自己愿竭尽全力,甚至破产也在所不惜,并希望广大华人华侨合作。他当即宣布捐款500万元。这一倡议在新马华社引起巨大震动,许多侨团和个人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全力支持。2月10日新马297个主要侨团派代表推陈六使和 12个大侨团代表组成“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由陈六使任主席。 福建会馆带头捐献500英亩土地作为南洋大学校址,接着新马各地纷纷成立“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分会”,整个华人社会掀起踊跃捐款的热潮,从普通劳动阶层到殷商巨贾的各界人士,从小学生节约的数分零钱到几十万元巨款,总共募得新币1000多万元。这种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争相义捐的广泛而高度的热情,为华侨兴学史上所绝无仅有。经3年多的艰苦筹建,南洋大学于1956年3月 15日正式开学。从1953年到1964年12年间,陈六使一直担任南大执委会主席,对于南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后来他由于年迈而辞去主席一职后仍继续关注南大的发展。南洋大学自创建至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的20多年间,为东南亚各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他们为当地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实现了陈六使当初倡办南洋大学的宗旨。 1955年陈六使还领导中华总商会反对议会语言限制、争取华语、马来语被列为议会语言和官方语言,而不单只英语一种。他们向立法议会递交提案并发起签名请愿运动。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立法议会废除了语言限制。 1972年9月11日,陈六使因心脏病在新加坡逝世。终年75 年。9月14日南洋大学理事会决议在南大校园内竖立陈六使铜像,以纪念他为南洋大学所建立的功绩。《南洋商报》在评论中指出:“陈氏对教育和慈善事业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他的逝世是社会的大损失。” “陈六使当年提出要求当地人民需拥有公民权,同时参与政治,陈氏这一行动,使英国当局再也不能将新、马人民作牛马,这是六使先生的功劳有一副挽联高度概括和评价他的一生主要功绩。 兴创学府,树业树人,期他日社会栋梁,出诸南大; 领袖群伦,立言立德,数今朝风流人物,还看同安。

知识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厦门人物:海外篇》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华侨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长河中,厦门的华侨历史更值得 人们回顾,厦门曾有过不少杰出的华侨人物,既可用来教育厦门 人民及其后代,又可使华侨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

阅读

相关专题

董事
职位
主席
职位
主席
职位
主席
职位
主席
职位
副会长
职位
主席
职位
会长
职位
主席
职位
董事长
职位
董事长
职位
董事长
职位
董事长
职位
董事长
职位
主席
职位
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