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钟姓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781
颗粒名称:
钟姓的起源与演变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497-498
摘要:
钟姓的起源与演变概括了钟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嬴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出于嬴姓,第二支出自子姓,第三支来自外族的改姓。
关键词:
姓氏
华南南部
分布规律
内容
钟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嬴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于嬴姓。少昊氏之后有钟离国,钟离国始建于沂之承,在今山东临沂境。西周初,周公旦东征十七国时,钟离为其一,钟离被迫与同族徐、淮夷、群舒等同迁于淮水流域,钟离国南迁于安徽凤阳东,春秋时成为楚国附庸,因地处吴楚两国交汇处,为吴楚之战的必争之地,公元前518年被吴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楚郧公钟仪即为嬴姓钟离国的后裔。这支嬴姓钟氏有3000多年的历史,普遍使用钟姓是在国亡之后,这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子姓。春秋时吴灭钟离,钟离人投奔楚国,楚大夫箴尹宜咎迁钟离人于湖北汉川东,筑城钟离,后来钟仪封于郧,在今湖北安陆,史称楚郧公。又,宋桓公曾孙伯宗为晋国大夫,政绩卓著,深得民心,被称为“晋之贤者”,因得罪郤氏而被杀,其子州犁逃奔楚国,封为大夫,食邑于楚国的钟离城,即湖北汉川东,子孙遂以邑为氏。此为子姓钟氏,其历史也有2500多年。
第三支来自外族的改姓。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汉人中开始融入了大量外族基因。加入钟姓群体中的外族主要有:南北朝北魏吐谷浑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钟姓,羌人中的钟姓应出自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为姓。隋朝岭南临贺的南蛮俚人有钟姓,临贺在今广西钟山和贺州地区。秦朝时迁到湖南钟水流域的钟离人融入当地土著,形成畲族钟姓的先民,后东移到浙江和福建。清朝满洲八旗姓钟吉氏族集体改姓钟。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钟姓汉族。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