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邱姓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707
颗粒名称:
邱姓的起源与演变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436-437
摘要:
邱姓的起源与演变概括了邱姓本丘氏。自汉朝以来,为避孔子之名讳,不断有丘氏改为邱氏。到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称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除《四书五经》外,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字。其起源主要有四大支:姜姓、曹姓、地名和外族的改姓。
关键词:
姓氏
华中西部
分布规律
内容
邱姓本丘氏。自汉朝以来,为避孔子之名讳,不断有丘氏改为邱氏。到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称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除《四书五经》外,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字。邱姓是中国百家姓中最年轻的,其历史不到300年。所以,汉族邱姓即丘姓,其起源主要有四大支:姜姓、曹姓、地名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姜姓。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因以水命姓为姜。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虞夏之际辅佐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侯爵,复赐姓姜,以奉炎帝之祀。吕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商朝末,其后裔吕尚,也称姜子牙、太公望,辅佐周文王灭商有功,周初封于营丘,为齐国,是周朝东部的重要诸侯国。营丘先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后迁临淄西北,为齐国都城。
姜太公支庶居于营丘者以丘为氏。其历史至少3000年。
第二支源自曹姓。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颛顼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第五子安,曹姓。西周初,周武王始封曹姓后裔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建立邾国,初为鲁国附庸,春秋时进爵为子,后迁邹县南,亦称邾娄。春秋时邾大夫丘弱之后有丘氏。
第三支出自地名。其中一支出自春秋时鲁太史左丘明之后,左丘明居左丘,以居地为氏有左丘氏、丘氏。左丘故地可能在今山东定陶县西,战国时在鲁国的左人和陶丘一带。其二,春秋时陈国有宛丘,在今河南淮阳东,居者以邑为氏。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丘姓中融入外族的血液主要发生在西汉以后,最重要的事件有:西汉初东胡族乌丸部为匈奴所灭,余部东奔内蒙古与晋冀辽相接的地区,称乌桓,乌桓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乌桓人有丘姓;东汉末十六国西秦时羌人中有丘姓;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丘敦氏族集体改为丘姓,后来成为河南丘氏的望族;匈奴族丘林氏族改为丘、林、乔三姓,也成为河南丘氏的一部分。这些外族很快与汉族相融,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