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姓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646
颗粒名称: 廖姓的起源与演变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386-387
摘要: 廖姓的起源与演变概括了廖姓的起源主要有四大支,董姓、偃姓、姬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出于董姓。第二支出自偃姓。第三支源出姬姓。第四支来自外族的改姓。
关键词: 姓氏 华中东部 分布规律

内容

廖姓的起源主要有四大支,董姓、偃姓、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于董姓。高阳氏颛顼之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之子飂叔安,封于飂,飂的古址在今河南唐河的湖阳镇,是夏商时代的侯国,西周初为周吞并。古代飂、蓼、廖通用,飂叔安也称廖叔安,其后以国为氏。董姓廖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偃姓。皋陶为尧舜时代的刑官,皋陶氏族属于东夷族一支,皋陶,字庭坚,偃姓,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西周初其后裔被封在蓼,蓼国古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蓼城冈,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灭。古代蓼、鄝、廖通用,蓼国之后有廖氏,偃姓廖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第三支源出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飂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时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由于廖国国小势弱,也不见于经传,难以确考。很有可能廖、蓼、鄝、飂同为一地,同出一人之后。
  第四支来自外族的改姓。早在战国后期秦昭王时,四川地区的巴夷賨族中已有廖姓,后来成为四川汉民。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