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63.为什么要避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230
颗粒名称:
63.为什么要避讳?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
页码:
201-205
摘要:
本节概述了中国历史上因名字避讳制度而闹出的许多笑话中有名的一个。避讳制度是一种对君父尊长的名字禁忌制度,这种制度规定,不仅不能在君父尊长面前直呼其名,而且在其他场合也禁止使用其名字中的字眼。避讳制度在现代人看来实在荒唐,但古人却非常郑重,他们在交谈应酬及赋诗行文中都小心翼翼,尽量避免犯讳。
关键词:
福建
研究
姓氏
内容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一句妇孺咸知的谚语,关于这一谚语的来历还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典故。北宋时元宵节盛况空前,元宵灯市从正月十五日一直放到十八日,历时三天。北宋至和年间,田登为南宫留守,适逢元宵佳节,衙门中官吏向田大人请示过节事宜,田大人竟大笔一挥,批示道:“依例放火三天。”若果真依言行事,那元宵佳节的一片升平世界还不被烧成一片火海?原来田大人说的“放火”是指“放灯”。
田大人为什么要把“放灯”故意写成“放火”呢?原来田大人名叫田登,“灯”字与“登”字不仅同音,而且还同形(“灯”字是“燈”字的简化字)。田登为自讳其名,故改“放灯”为“放火”。田登荒唐的“放火”命令不仅让他丢了乌纱,而且还留下了一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柄。
这是中国历史上因名字避讳制度而闹出的许多笑话中有名的一个。避讳制度是一种对君父尊长的名字禁忌制度,这种制度规定,不仅不能在君父尊长面前直呼其名,而且在其他场合也禁止使用其名字中的字眼。例如,唐太宗名叫李世民,当时及以后数代的唐代人著书立说,都必须把文章中的“世”字“民”字改为别的字,如以“人”字代“民”字。
避讳制度在现代人看来实在荒唐,但古人却非常郑重,他们在交谈应酬及赋诗行文中都小心翼翼,尽量避免犯讳。而一旦犯讳,则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招来文人士大夫的非议。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很得当时文坛盟主韩愈的赏识,但李贺却终生怀才不遇,最终郁郁而终,原因就是他在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时,犯了父讳而遭到指责。其父名叫晋肃,而进士之“进”与“晋”音同。韩愈写了《讳辩》一文为之辩解,非但未帮上李贺的什么忙,反到引火烧身,自己也落了一身不是,《旧唐书》将此文视为韩愈一生的“纰缪”,可见古人避讳之严。
命名的禁忌制度在春秋时代就已存在了,如《左传·桓公六年》鲁国大夫申繻答桓公问命名之法,申繻说取名有六忌,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即不能用国名、官名、山川名等为人的名字。这里没有提到不能用君父尊长的名字为名的禁忌,因此,这些规定只能算得上是命名禁忌,而不能说是避讳,只有当人名成为禁忌时,这种禁忌才能算是避讳。但《礼记·内则》说:“凡名字,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生子不敢与世子同名。”最后一句话就已是避讳了,它规定大夫士的儿子不能与世子(国君的长子)重名。
但由史籍记载可以看出,周代的避讳并未形成一种严格的制度。如周厉王名“胡”,其后代周僖王名“胡齐”;周穆王名“满”,到周襄王时,王室中亦有名“满”者。
避讳之成为一种严格的制度,是秦汉时代的事情。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君权至高无上,天子为维护其权力,有必要将自己神圣化、神秘化,而名字的神圣化、神秘化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天子的名字因此成为禁忌,禁止臣民妄加称呼和谈论。可以说,避讳制度最初是作为一种权力手段而产生的,因此,最初的避讳制度只涉及天子的名字,后来,上级、家长乃至圣贤的名字也成了避讳,由此才有了“国讳”、“家讳”、“宪讳”和“圣贤讳”诸多避讳名目。
国讳,即对当朝天子及其祖先的名字的避讳,如秦始皇名政,故秦改历法中的“正月”为“端月”,秦始皇之父名子楚,故秦称“楚国”为“荆蛮”。
家讳,即对父母祖辈的名字的避讳,晚辈不应直呼其名,在文章中碰到其名字中的字亦应回避。《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谈起他的女学生林黛玉“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雨村心中不解,后来听冷子兴说起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避其母亲的名讳。圣贤讳,指对古代圣贤如三皇五帝、周公孔子、孟子颜回等名字的避讳。如宋元人注疏的《论语》一书中,“丘”字一概减一笔,写作“丘”字,如“孔丘”写作“孔丘”,“左丘明”写作“左丘明”。
宪讳,指对上级长官名字的避讳。前面提及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就是宪讳的例子。又如宋代有一位叫徐申的为常州知府,押纲使臣的货物被盗,使臣具状申请他收捕盗贼,然徐大人就是按兵不动。使臣申报再三,可徐知府就是不为所动。使臣深感疑惑,后来才知道知府名申,他再三“申报”是犯了徐大人的名讳。
犯了讳的字要避而不用,那么,在交谈和书写中一旦遇到避讳字,该如何回避呢?方法不外有如下几种:1.改读,说话中如遇到避讳字,就改读别的近音字,如林黛玉读“敏”为“密”即是。
2.改字,写作时如遇到避讳字,就用其他同义字代替,如便器在唐以前本来叫“虎子”,但唐时由于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字叫“虎”,因此唐人只好改称虎子叫“马子”,现在所谓的“马桶”、“抽水马桶”等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
3.减笔,即省去避讳字的最后一、两笔不写,如林黛玉对其母名“敏”字的写法,前举《论语》中“丘”字写成“丘”亦属此例。
4.空字,即遇到避讳字则空而不写,如《隋书》为唐人撰,书中凡王世充之名,皆空去“充”字而写作“王充”以避李世民之讳。有时空字处亦可用“某”字代替,如宋人苏舜钦作《韩公行状》云:“公讳某,字宗魏。”《王质行状》则云:“曾祖某,左拾遗,累赠太师、尚书令、鲁国公;祖某,兵部侍郎,累赠太师、尚书令、晋国公;公某,兵部郎中,赠户部尚书。”祖孙三代的名字都用“某”字代替,令人不知所云。
语言是人们主要的交流工具,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避讳制度将某些语词“报废”,必然造成语言的残缺,影响语言交流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带来麻烦。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因避讳而造成的笑话,也不乏因犯讳而酿成的悲剧。
先看几则笑话。五代时的五朝元老冯道,喜读《老子》,其幕僚为之读《老子》,每读首章“道可道,非常道”时,不敢说“道”字,只好读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老子》一书专讲“道”,书中“道”字处处可见,像这种读法,那些幕僚不给累死也会给吓死。
宋代有一位叫钱良臣的,其子读书读到“良臣”一词时,皆以“爹爹”代之,一日钱良臣命儿子读《孟子》,读至“古之所谓良臣,今之所谓民贼也”,儿子照例读成“古之所谓爹爹,今之所谓民贼也”,钱良臣一听,恼羞成怒,狠狠揍了儿子一顿。
再看几起悲剧。清代雍正年间,礼部侍郎查嗣庭任江西考官,以《诗经》中“维民维止”一句为题,有人陷害他,说他所命试题中的“维”字是“雍”字无首,“止”字是“正”字无首,以影射雍正皇帝无首。结果查嗣庭被控犯讳,竟落了个脑袋搬家。
乾隆年间,广西学政内阁学士胡中藻,用《周易》中“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有人告发他,说试题首尾两字“乾”“龙”乃影射乾隆,而“乾”“龙”分在首尾,暗示乾隆被分尸。结果胡中藻被满门抄斩。
由此可见,避讳制度与封建专制息息相关,名字的禁忌是为了维护权力的尊严。封建制度寿终正寝,名字避讳制度的悲、喜剧也随之收场了。
知识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共设68个问题,力图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姓名制度的习俗和文化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阅读